徽州人过年隆重、热闹且有很多讲究。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乡村里的百姓过年皆乐于承袭古制。因此如今在许多地方已失传的传统年俗,能鲜活纯真地保存在徽州的百户千村中,成为保护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的新年,从腊月初八开始,从腊八到除夕的23天时间,为“忙年”阶段;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半个月时间,则为“过年”阶段。各种各样的年俗活动在徽州的古村热闹起来。
在传统的徽州,除了上面的年俗之外还有,请裁缝、打年糕、送灶君、扫门庭、认大小等等。这里面有些是汉人新年都有的文化传统,有些却是徽州地区独有的人文风俗。
「 徽州特色年俗活动 」
(一)歙县汪满田村叠罗汉
叠罗汉是徽州歙县三阳乡叶村一项独具特色的,集古代杂技、体育于一身,源于宗教文化的民间艺术。
它起源于明代,是叶村老百姓为纪念村边解元寺的仁义和尚,百余年留下来的老传统。一直流传至今,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已有500多年历史。
每年的元宵节,叶村的老百姓都要进行一次规模庞大的叠罗汉表演,吸引了四邻八乡的数千名群众观看,场面十分热闹。
正月十一至十四为彩排阶段,所有罗汉皆赤膊、戴布罗汉帽、束白布腰带、穿彩裤老布山袜,唯不开脸。
十五日夜,罗汉化妆游村。罗汉的化妆,主要依“下架”、“二架”、“三架”、“尖顶”四个类型开脸。十五夜罗汉队伍要先进行游村,依次为捧罗汉老郎排位的”尖顶”、锣鼓队、钟鼓楼形灯、滚灯、五兽灯、动物灯、人物灯、十二生肖灯、花草虫鱼灯、罗汉队伍、锣鼓队,这支队伍要游遍全村每一条巷,所到之处,户家要烧香放爆竹迎新纳吉。
游村毕,即到戏台上集中。先后进行走台、演罗汉,最后是演出的高潮部分,叠罗汉表演。十六日白天继续游村,晚上叠罗汉,部分程式是十五晚未叠的新套路。
地点:歙县三阳乡叶村
时间: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
(二)歙县汪满田嬉鱼灯
汪满田村嬉鱼灯由来已久,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相传,汪满田村建村时,常常发生火灾,祸根乃是村前光滑大石塌——“火镜”所致,这块石头对着村庄,长辈们讲这对防火和平安不利,为了破除这一影响,勤劳智慧的村民利用鱼灯的“鱼水” 之意,来冲抵“火镜石”,以祈福村寨四季平安。
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以渔灯游村,“滩花戏水”,以水克火,当地人称“嬉鱼”。
六路鱼灯就像6个鱼群,你来我往地在村子里穿街中游走。每个鱼群都由一条“鱼王” 引路,小鱼灯、狮子灯、猴灯、羊灯,以及写满“五谷丰登”、“ 风调雨顺”、“ 万事顺意” 的灯笼,紧随其后,每条大鱼灯长度6至8米不等,由12至16个青壮年共同协作完成。
鱼灯群所到之处家家放爆竹迎送,大鱼灯口中亦不时喷出流星,似作答谢,游到宗祠门口,每盏鱼灯都要朝宗祠摆头三次,说是向先人拜年,报告风调雨顺,年年有余。
地点: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
时间:正月十五
(三)歙县三阳打秋千
古老的三阳村先祖,为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每逢春节及元宵,都会在三阳村洪氏宗祠、水口庙、观音阁及村内的主要街道,载歌载舞“打秋千、扮地戏,跳加官,走五猖”。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后逐渐形成了三阳村的特色年俗活动,传承至今。
秋千架高丈余,成十字状,可前后自由旋转,地盘有四个大木轮。高达两人多高的秋千架上端做4个小女孩,由六个大人推着秋千架前行,四位秋千姑都是八九岁的小女孩,是从三阳村的女孩子里挑选出来的,长相端庄甜美。
身穿古装,脸带彩妆的少男少女称为地兴,跟在秋千姑后面保驾护航。4位秋千姑坐在可以转动的秋千架上,绕着三阳村走一圈。
每到一个人口集中的地方,秋千姑们还要敞开嗓子歌唱。秋千姑用方言清唱《普陀庵》等歌曲,边荡边唱,唱腔动作韵味十足,极具观赏价值,堪称古徽州民间艺术中的“活化石”。
地点:歙县三阳乡三阳村
时间:正月十五
(四)休宁右龙村板凳龙
顾名思义,这“板凳龙”是由全村有男孩的人家出人、出凳、出钱制作并共同表演的群众文艺节目。
相传,“板凳龙”是张姓初到右龙,受外姓欺负,为向外姓显示宗族男丁兴旺,而设立的活动。再到后来,谁家生了男孩,那么在欢庆添丁的同时,他家就必须同时添制一只特制的、用于板凳龙的木制长板凳。
表演者每人手持自己家的这只特制的长板凳,首尾与他家的长板凳或连接成“龙”,或分散成“云”。所谓舞起板凳龙,云翻又龙腾。“板凳龙”的民俗意义,在于以“一丁一凳一小龙”,连成“一村一姓一长龙”,庆佳节,盼兴旺,求发达。
(五)跳钟馗
跳钟馗,民间也俗称“嬉钟馗”。传入年代现有记载最早的是新《歙县志》等史料:“跳钟馗,明万历年间流传于朱家村义成、岩寺一带,傩舞形式…….传承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雄村义成跳钟馗是以跳为主,着重在“跳”和“醉“上下功夫,形成一种独特的舞姿。蝙蝠引路,驱五鬼、醉酒舞、喷火等形式来表演。
在跳的过程中,表演各种民间技艺,寓意是保一方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突出“钟馗出巡”情节,它以壮观、威武的气势取胜,且原始古朴,原生态味浓厚。
郑村堨田跳钟馗以动作显长,含有杂技技巧,惊险动作颇多,“钟馗嫁妹”,则显出了钟馗呵护妹妹的长兄之情,突现钟馗驱逐五毒,不让邪气冲撞了妹妹婚嫁喜气,表现钟馗是保一方平安的神灵。
徽城镇渔梁跳钟馗着重“钟馗除妖”片断, 它以大义凛然、寒气逼人的杀气让人震慑。
地点:歙县徽州古城景区徽州府衙
时间:正月初一到初六,徽州古村会举行年俗表演,包括“知府巡街”、“徽州婚嫁”、“跳钟馗”、“三戒碑”等
(六)许村大刀舞
歙北许村人的“舞大刀灯”传说是为了追怀他们的祖先——唐代的忠义公许远而创立的。据《唐书.忠义传》记载,许远智勇双全,精通兵法,并自创了一套“许家刀法”,刀握手中,便虎虎生威,出神入化,犹如龙蛇之舞!
“安史之乱”爆发,许多节度使和太守非降即逃,时任雎阳大守的许远,在安广绪23万叛军压境的危机关头,与援军主帅张巡一道,同心协办,誓死守城,只身杀敌千余人,最后终因粮绝援断,以身殉国。
许远子孙许儒举家由河南迁至徽州,不久定居许村,繁衍生息,家族日渐兴旺。为缅怀忠烈,教育后人,许村人在同治三至四年(1864—1865),开始舞大刀灯以示缅怀。
地点:歙县许村镇许村
时间:正月十五
(七)岩寺上九庙会
农历正月初九日是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以表纪念,俗称“上九会”。会期三天,初八日开始,初十日结束。
现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每年一度的物资贸易交流会,庙会期间,各地商贩亦前来赶会,摆摊设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和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届时万商云集,百货充斥。
地点:徽州区岩寺
时间:正月初八至初十
「 徽州年俗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年初二
祁门县闪里镇潘村祭天地、五谷等众神。感谢这一年大自然的馈赠,祈盼来年五谷丰登。
-
年初四
祁门县闪里镇桃源村祠祭活动(祀祭人员按照古老仪式,穿戴礼服,进行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高引赞等一整套祭祀活动,旨在宣讲“乡约家法”,训诫陈氏子孙要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和睦乡里。
-
年初六
祁门县渚口村倪氏祠堂举行“正月会文”活动,这一儒雅的诗文活动在这一宗祠有着500多年的历史。
-
年初十
祁门县芦溪乡傩[nuó] 戏开演。徽州现存傩戏以叙述有趣的小故事为主。此外,类似的徽州地方戏还有祁门的目连戏,歙县的绵潭戏,以及广发流传的徽剧。
-
正月十三
歙县丰瑞里“抬汪公”。“汪公”即汪华,在徽州被尊为神,隋唐时期汪华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李渊建唐之后,汪华主动称臣,再一次使六州免于战乱。徽州纪念“汪公”的活动很多,正月十三“抬汪公”是众多活动中的一种。
-
正月十八
绩溪余川村赛琼碗,也是为了纪念”汪华公“的特有活动,徽州人对美食的不断追求,可以从年复一年的赛琼碗中感受。
徽 州 新 年
「编者按」
因为山水相隔,古徽州就如同是外桃园一般的存在,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发育形成了一套包括年俗在内的独特文化体系。
黄山是一座旅游城市,但徽州的年俗活动并不是纯粹的“表演”,延续至今是因为它对村落有着各方各面的积极意义。
祭拜祖宗,纪念先贤,亦或是拜山神、土地、龙王,到底都是为了能够凝聚宗亲,和睦邻里,希望四季平安,风调雨顺。每一个年俗活动的背后,都是淳朴的徽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徽州年俗发展至今,早已不见当年的盛状。当叶村的后辈们不在学“罗汉”,当汪满田的艺人们不再扎鱼灯,当许村的“刀手”大们再也举不动大刀,这一项项蕴含着独特文化的年俗活动也就将不再呈现,永远停格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年俗表演者的年龄越来越大,却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些传统的年俗文化,如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在衰落乃至凋亡。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能够重视这些传承已久的民俗文化,不再让老辈们流泪。
年俗游须知
徽州古村(非景区)内的年俗活动都是对外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体验参与的同时切记不要干扰活动的正常开展。
-
尊重地方文化和习俗,尊重民俗艺人;
-
活动的举办会更具天气,组织者身体状况(多人老艺人)等其他原因,进行提前或推迟,如果活动没有按照预期举办,还请多多体谅;
-
正月期间,乡镇村庄的饭店、农家乐多停止营业,食宿请自行解决;
-
部分古村地处偏远山区,来往交通不变,体验游玩建议以自驾为主,开车时还请注意安全。
* 以上内容由黄山徽自在精品客栈整理提供,部分内容选择@徽州张建平 新浪头条文章《徽州年俗》
徽|自|在
精 品 客 栈
一家懂你的民宿
带你去发现黄山那些深浓的山水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