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一山岂止一世界

介绍扬中的导游词

中国第一张金箔诞生在哪里?

栖霞龙潭。

薄到超乎想象的金箔,

要经过几万次的锤打。

古老的技艺,

出现在今天的课堂上。

不仅阅读书本上的田园诗歌,

还深入到田园种野菜、学习农民画……

新学期伊始,栖霞区龙潭小学的《金箔文化》、八卦洲小学的《鹂岛野韵》等特色课程又开课啦。

古老的技艺,今天依然惊艳

龙潭是中国第一张金箔诞生的地方。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龙潭街道范围内现有各类金箔企业80多家、年产值逾2亿元、金箔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听了课堂上的金箔文化介绍,金箔厂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目的地。”龙潭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孩子们在金箔厂里见到了国家非遗技艺传人,见识了“打功”和“吹功”——将1平方厘米面积的金片锤打3万多次,最终制成了一张张金箔。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打好的不规则金箔,工人们则用鹅翼毛挑出,口风吹平,刀子快速划过,轻轻一吹,9.33厘米乘9.33厘米的标准金箔就制作好了。

“野韵”课程,这里的孩子很幸福

八卦洲是长江中仅次于崇明岛和扬中岛的第三大岛,也是南京市规划中的城市中心花园。这里环境优美,阡陌交通,水系纵横,是长江黄金水道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八卦洲小学开设《鹂岛野韵》教程,目的是让孩子多认识一些野趣、多了解一些野韵、多体会一些“野性”。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学校以“八野种植”为主题,在校内建起了“八野种植基地”,野韵研究所的学生们则用校课、社团课的时间,根据时令的不同,自己动手种植、管理、采摘、研究野菜。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老师还教孩子们赏析田园诗文,拿起手中画笔,学习农民画,描绘乡村田园的自然风光。

江韵研究所的环保小卫士们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环境调查、水样采集。

桥韵研究所的“小小建筑师们”动手制作桥模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这么多延伸课程,赞爆了

近年来,栖霞区每所学校在“社会即课堂”理念引领下,让父母、老师与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方面通过父母开放日、父母随班听课、父母进课堂讲课等形式,拓展传统课堂的长度与宽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新父母志愿者联盟、新父母学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每周一封信等系列活动,拓展课堂的高度和深度。

小满课堂、鹂岛小脚丫、小巍带你游栖霞、龙娃小导游等都是课堂最美的延伸。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茶艺社团。

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栖霞教育努力追求“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的发展目标,全区各中小学常态化开展特色课程,有效保障了我区特色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特色课程,有附中仙小的《雨竹琴韵》、龙小的《金箔文化》,迈小的《尚美小公民》,洲小的《鹂岛野韵》、伯乐中学的《适性》、燕小的《八悦》课程等等。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迈皋桥中心小学“舌尖上的汉字”社团。

来源:栖霞区教育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徽州研学旅游网 » 介绍扬中的导游词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热门文章

  •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