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孟清
春天的龙泉山像彩色的海洋,连绵不断,缠缠绵绵。丛山峻岭间,树木山石间依旧开出了不一样的灿烂,恢复了春日的葱茏。一场雨后的晴天,接到张玉龙老人的电话,邀请春游踏青上龙泉山去走走,我们同原芭蕉村企业家奉光望一行清早就来到了龙泉山风景区。
龙泉山处于娄怀交界的东南方向,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保存有较多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大量的珍稀名贵树木品种,如银杉、水杉、楠木、红椿、红杉、水松 、野茶树、银杏、罗汉松等。这些多为国家保护树种,山上有药用植物上千种,还保留了许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树。
独天得厚的地形地貌植被,孕育着丰富的珍禽异兽,山上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0多种,野生动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栖息有大量珍稀、特有的种类。穿山甲,黄 羊 、绿孔雀、山鹿,金雕 、蓝鹇、白鹤 、鸡官蛇,五步蛇、猪儿蛇、锦鸡、金鸡、猫头鹰、猴面鹰等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极其宝贵,深山兽走禽飞,蝶舞蝉鸣,一派诗情画意,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
龙泉山是湖南湘西一座较大的宗教文化名山,历史悠久,建寺时间已过千年,规模宏大,早年兴旺发达,影响深远,主要以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梅山文化构成了龙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译经传法以佛教居首,不排除道教文化和梅山文化,三教合一,同步并存,百神同悦,俨然一幅包含万象的多种文化图。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龙泉寺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也遗存了大量的道教文化、梅山文化珍贵的文物。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道境不合于佛寺,佛寺万变不离其宗,设神造像必依其宗佛宗菩萨,而道境依景附神,神景一体,梅山文化与佛道形同,从本寺传播出去,广泛用于民间、山民打猎之术等分为上洞梅山和下洞梅山,这些更多地体现了龙泉本土文化和谐统一的意境,它的宽容性为其他名山所不及。作为“佛门圣地”的龙泉山,千百年来承载着民间对佛法、道教、梅山文化的依托信仰,这些信仰及其活动又繁衍了特定的龙泉山文化。
它的形成与发展并非单纯的文化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因。除了佛法的宣扬,佛徒信众的礼拜,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凭借其特有的山景风光与神秘幽邃的道教,梅山综合文化,吸引众多侠客文人来山隐居、修炼、游览。存有较多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多篇。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龙泉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
由于在“破除迷信”年代,一大批宝贵的文物及其资料全部被毁。所有珍贵的文物几乎为零,僧人全部还俗返乡,院落废弃,人烟稀少,道荒寺衰。随后寺庙被拆除了,变成一片荒凉狼籍之地。当地百姓甚为痛心,堪称龙泉宗教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破坏。只剩山门前几块古碑和山上部分舍利塔群在向历史诉说着忧愁与委屈。幸存的这点文物,对旅人来说,只不过是游程一景;对龙泉文化来说,却是一道淩通古今,血脉相承的显迹。
改革开放后佛法逢盛世,百废俱兴,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一九八三年春,龙泉寺所在的原正江村、芭蕉村、习泥村的干部和群众发出修复龙泉寺的倡议,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方面,对龙泉寺的修复给予支持、关注。通过募捐形式,揍了近10多万元请了工匠,大兴土木,正式修建寺院,短短半年时间在原址上修了正殿、山门等基本启用设施,龙泉寺修复以后,溆浦县境内乃至外县、市的善男信女,不顾山高路远,络驿不绝来此敬香,观览景致。当你置身于龙泉山,穿密林,过小溪,爬山路、散步、觅鸟、拍照、读书、娱乐、练功、健身,均进入一种心旷神怡、喜不自胜的极乐境地,这里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春踏青、夏避暑、秋观景、冬狩猎”的好地方。
近几年来龙泉寺在溆浦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佛教协会、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关心和支持寺院有了新的发展。在寺管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护法居士、信众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寺院各项工作有了积极的进展,寺院面貌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龙泉寺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寺院管理、道风建设、自身建设、财务建设、弘法利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
寺内雕刻有3尊大佛金身耀眼,如来佛像、观音菩萨、南岳菩萨塑像供奉于此,安坐主殿中央,享受人间烟火,宝相庄严,气势夺人,给人的感觉十分给力。口似欲启又止,状若演说妙法,成为龙泉寺众多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深受信众敬仰。善男信女来此祈愿,灵验多多,故有“龙泉三多”的美誉,即“求福增福,求寿添寿,求子得子”,有求必应。看到正殿顶坊密密麻麻很多的锦缎上颂述着满满的感谢词这就是灵韵检验的见证。佛法的魅力迎来了大量的八方游客、四方信众聚缘佛国,烛火辉煌、香烟燎绕,法器响鸣,经声回荡,佛事频繁,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是静净心灵、修炼思品,提升道德的好处所,也是远离尘世、休养生息的人间清静地,自然景观独特,生态原始,物种珍稀,环境神奇,其森林景观丰富,加之种种神奇的传说,使龙泉山闻名于世。
龙泉山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整个山体拔地而起,一座挨着一座,有的鬼斧神工,有的平淡无奇,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飞腾的龙,有的像偃卧的牛,有的犹如一只手掌,撑起整个天空,有的犹如一轮明月,在天空半隐半现,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正在展示着自己的美貌,在众多的山岭中翩翩起舞……温柔的山,豪迈的山,俊秀的山。奇险的山,逶迤的山,平坦的山,突兀的山,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且四季分明,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夏秋冬姿色粲然,不同的季节展示不同的画面,使人产生了常看都不厌的情感。
龙泉寺,以她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游人。纵观群山环绕的龙泉山风景区寺院旁边的磨湖坑,罐子坳,两扇岩,老岭坑等多处景点相应一体,一山之脉,地貌绝妙,姿色迷人,更有芭蕉茅湾,狮子垴,黄百坑,早禾洞,牛哥冲,洪口凸,猪栏冲,金鸡堂,常家山等景观众多,极富神奇色彩,这里满眼青山绿水图画开。蕴藏着蔚为壮观的美景。古人有诗赞之:“龙泉无俗山,座座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也有人说过这样赞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湘西一龙泉”,其实龙泉山更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妙,是湖南湘西第二个张家界,景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
这块风景宝地自古以来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神活动过的故事,其深不可测,其神不可言传,寺院山上的一种神光是比较罕见的,当月明星稀之夜,龙泉山上会突然涌出一些闪烁的荧光,人们称之为神光,一年偶有几次出现,这些神光在山谷里时聚时散,忽明忽灭,变化多端,人去光远,人回光近,记载曰:“群仙高会处,即此是蓬莱。略试神通手,神光顷刻现”,民间对神光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菩萨化现之光,有的说是萤火虫在飞舞,有的说是山谷中蕴藏的矿石能发光,其普遍的看法,认为神光是磷火造成的,系山中千百年来死去的动物骨髓中所含的磷质,在空气中自燃所造成的原理,解释多样,尚无定论。
走进龙泉寺旁边的磨夫坑,也很刺目,山势雄险,小溪像是一条白色的皮带,镶嵌在绿草碧野中,溪水细流,有一水潭,深不见底,神秘莫测,有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有时又阴风惨惨,雾雨绵绵,曾经潭内有只石蛙近几十斤,爬在水潭边沙滩上,身边周围爬满了一圈小石蛙,前方趟着一条巨蛇,此状时有出现,是天下之奇,当地捕鱼为生、常捉甲鱼的高手奉孝必见状不敢下手,安化县渠江一位高师闻讯赶来,协同奉大师等多人一起埋伏多次,终归擒拿这一稀罕神物,此石蛙重达50多斤,1974年6月21日上午当地一位妇女背着背笼来磨湖坑搞柴,走到半山腰横过溪水坑时,坑边岩坎上有几只石蛙相继跳进她的背笼里呱呱大叫,放下背笼一看,里面有几只石蛙安然不动,堪为奇事,且不说置身其间,就连听故事都有惊吓袭来的感觉,事实不足让人信服,而现实中发生的一桩桩奇事却令人大惑不解。
莫湖坑里有种小鱼叫五月红,是一种白色红色都有的鱼身,相传:当年五月份的一天,寺里有个小和尚趁大师出去化缘的时候到莫湖坑里抓了几条小鱼,他放进锅里油炸到一半熟的时候,大师因有事返回寺庙发现了,训斥了小和尚一番并叫他赶快把鱼放回溪中,小和尚觉得很奇怪,这都炸熟了一半的鱼,鱼身都炸成红熟色了还放回去干嘛,但还是跟着大师到了坑边,只见大师一边将鱼往坑里倒,一边口里念念有词,而已油炸半熟的鱼居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这水坑里多了一种花红色的鱼,因故事发生在五月,后来人们把这种花红小鱼称“五月红”从此在坑中繁殖,很快繁入到龙泉河里迅速发展至资江水系较长的流域中。
莫湖坑边有一尊独石矗立在悬崖峭壁下,2米多高,孤耸峰头,根部和山峰截然分离,似天外飞来,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石静悄悄站在这里不知多少岁月,是望而止步的恐怖景观。往上10米处两边都是峭壁山势,溪水直泻而下的瀑布好似神奇灿烂的银河一般。这景观真是达到了恍惚缥缈,半似人间,半似仙宛的境界,有“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有诗赞曰;“莫湖坑景美,满坑似神画,天河挂绿水,秀出芙蓉花。岂慕岩谷幽,与佛成一家”。寺院旁的风景就有这么奇妙,流传诵着无数经典故事。
往左边走,也是步行爬山,是罐子坳景点,这里山势陡峭,险岭峻峰,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一座座被岁月的风霜侵蚀,高低不一的山峰,沉静而安然地陈列于眼前。有一处山峰极高惊险,你站在山峰往下看,浑身悚然,特别吓人,美景尽收眼底,岭上那参天的树木,像是紧张的战士屹立在悬崖峭壁之上,守卫着山林,从不同角度解读此峰,景色更为美妙。
一尊天工神造的“猴子拜观音”自然石景更为壮观、屹立山林之中,当地留有传言:“遥望猴子拜观音,不是仙人不得爬”,相传:从前一个放牛娃在此看到有几位神仙爬上岩去观景玩耍,自己来到岩柱下无法攀爬上去,望岩兴叹,只有神仙才能爬上去,它是3块圆形巨石稍倾重叠而上、势如猴子跪拜观音菩萨面前,自然形象逼真,高达20多米,其峻秀之状,形体之美,气势之恢宏,是诸多石景不可企及的,各有名的岩景也罕有匹敌,故有”天下奇石”之美誉。
这里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绿色的林海,充满着灵动的生机,地貌高差不等,深谷里沟壑交错,树林密布,灌木丛生,在纵深处瘴气袭人,珍禽野兽出没林间,沟里时而烟云腾起,时而雾气缭绕,深谷底下是一条水坑,坑谷狭窄幽深,潺潺的溪水清晰见底,水坑斜下高低不等,小瀑布很多,小水潭也多,有深有浅,溪坑两旁的石壁色彩斑斓,各种颜色交相辉映,映出溪水的影子,都是五光十色的。岩石上流淌着泉水,溅起晶莹细碎的水花。潺潺的流水声,还有偶尔的鸟鸣,更增添了山中的静谧。正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这里流传着一个惊人的民间故事,据说从前有人到这里采药不幸摔死了,就地安葬在此山,去安葬的活人也没回来了,可谁知道进山后,是巨蛇吞吃了,还是被其它野兽夺去了生命,无人知晓,恐怖地带没人再敢进山寻找,后来每逢青明节扫墓期间,人们成群结队来到此山坳上挂挂纸钱就算了,不敢进山,口中念念有词:“你来一阵风,我来半天工,肉在篮子里,酒在罐子里。荤酒纸钱敬奉你,佑起后代人昌盛”,祭拜完毕转身就走,主祭人忘记了没把装酒的罐子带回去,后来人们看到这山坳上有个罐子,就习惯称这片山林为罐子坳。罐子坳这个景点由此得名。它不仅有秀美奇绝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它离尘世很远,却离自然很近,离传说很近。飘过山峰的流云,吹过谷底的清风,淌过溪涧的泉水……罐子坳的山水草木都流淌着这个浪漫的古老传说。
明朝时候,一群奉氏猎人,进山打猎到此地,发现这里土壤肥跃,水源充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就在这里辟地建起了奉氏部落,生起了人间烟火,这里就有了人类的生活、活动,狼藉恐怖之地换成了人间乐土。罐子坳是龙泉山上一个比较小的村落。
罐子坳前方是老洞坑,我们沿着一条长长水坑边的上面半山腰那曲折险峻的小山道步行,不宽的路径,两边青草,野花,树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蜿蜒的山路如缕缕飘带缠绕在绿水青山之中,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幽深的峡谷之中,升腾着神鬼莫测的氤氲山气,如一副神奇的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地绘成了一副山水画卷,粗旷的山峦,敦厚的山道,别样的情趣,万般风情,不知是人在景中走,还是景随人流动。走了一个多小时就进入了老洞坑景区。老洞坑在紫荆山脚下,原始植被、峰丛绝壁、奇石峥嵘、草木葱葱郁郁,山花丝丝簇簇。林峰层层铺展,这是一个自然纯净、不染世尘的原始画廊,如瑶池仙境,山谷高低不同,深浅不等,景象各异的湾沟里孕育出6条天然清泉小溪,流入老洞坑,沿溪清流贯穿罐子坳,黄帐汇聚龙泉河,溪长3500多米,水深2-8米不等,溪水长流不涸,水质清晰透明,在这条较长的溪水坑边阴森之处有一个神奇的岩洞、流传着精彩的神话故事。
据说,远古时期,此洞乃仙人所居,岩洞顶端至今犹有状如卧榻、炊灶的奇石,就是仙人修炼仙丹之处,从前老洞坑这里的山民要做什么红白喜事,如果缺少餐具用品就来洞口边烧点纸钱能借到碗筷桌子,洞神与山民有着频繁的交往活动,但有人借了东西留着自用不肯还,得罪了洞神,后来就借不到用品了,与山民不再交往,慢慢地疏远了,洞神感到寂寞就请很多野兽动物来家玩,洞内“藏龙卧虎”,成了动物王国,野兽在内争夺领地,时有发出鸣叫的声音,其洞内深不可测,特别奇怪的是,有时候洞内好象隐约传来一阵阵像是千万人在嘶叫,并伴有阵阵类似放炮的声音,怪声长达6一8秒,可怕极了,有人说这是洞内石头有磁性,录下了狂风暴雨,雷鸣电闪的声音,在一定的条件下放射出来的,洞内究竟有何奥秘,谁也无法回答,没人敢进入探险,晴日郎郎,洞口悄然默默,游出缕缕雾霾,惹人遐思。这一切呈现出深沉的色调,融入深厚的奇妙风采,但因洞无人迹,且为荆草所塞,洞口已被草木泥土遮住了半多,是游客止步的禁区,不能前往,由于这个洞的故事神秘、影响深远,后来此地就以这个洞坑命名称老洞坑。
老洞坑山上还有一块宝地叫两扇岩,我们缓行慢步一路游览朝那方向走去,走了四十多分钟就到了两扇岩景点,这里更是十分醒目,举头仰望时,那壮观的景象使我血液沸腾,整座石峰就像在雾里飘着一样。拔地千尺,如利剑插入云霄,一扇巨崖直立,另一扇切断其上,像刀削斧凿,势如苍龙昂首,石峰顶上时有云遮雾绕,云来石更佳,云去石如画。雄奇诡险,峭壁生辉,是古往今来令人赞叹不已的绝景,吸引着来往游客的脚步、撩拨着游览者的眼睛。有多少人的情、多少人的魂附驻于岩倾注于峰。古诗曰:“会当石绝顶,一览众山矮,只有天在上,更无峰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巍巍的石峰直插蓝天,高大无比。
在两扇岩附近100米处,有块神奇小地散发出一种奇妙的香味,香味在50米范围内浓香,离开50米范围香味顷刻间就闻不到了,查看附近所有花草树木都不属香源,几经细查才知道是土地下面转出来的香味,经专家分析认为这种香味可能是由这里地下所存在的一种微量元素引起的,当这一微量元素放射出来后,同空气接触就会形成一种带有香味的特殊气体,这种放射性元素与气侯变化有关,一年偶有几次出现,闻到这种香味使人神志清醒,性情欲动,气血双补,有恢复疲劳之功效。
相传一位老洞坑多年病患者下山就医,路过这里时觉得有种奇妙的香味扑鼻而来,一阵阵新鲜的香味沁入心脾,透彻肺腑,身心俱爽,一股清香洒遍全身,顿感舒适,病况突显好转,浑身来劲,精神很好,他就不下山了,在这里择了一席之地搭建棚舍作栖息之所、生活起居在此3个月病症全好了,至今在此留有病人住过的宅地历史遗迹。后来有朱姓家族在此安居生活过,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独居无邻就搬下山了,有诗云:“浓浓清香漂仙境,闻之久时能健身,妙术独有地香味,胜似灵丹落人间,千年遗迹今犹在,无复当年下山人,岩前绿苔追往事,尚留名胜在人间”。
这个世界不乏人间秀丽天堂,神奇的怪事唯这里独有,此气体微量元素能治愈一种疑难杂症之病,确为世人所不能理解,是人类至今尚未解剖的资源,隐藏着神奇的未解之迷,似一幅凝重的画,如一首深邃的诗,流传着神奇的故事,很难说得清楚,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看完两扇岩继续往对面横穿几座山凸山凹向上攀登就是紫荆山,爬上去有很高,这一天我们另辟其道,沿着小山路爬上了顶峰,登高远眺,这清高而英姿飒爽的神态扑入视野,自然而然地有种“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真切感叹。紫荆山是龙泉山景区最高山峰的典范,海拔1300多米,是原生态最美丽的代表。山势巍峨雄伟,在天色多晴朗之日,少云蒸雾缭之时,俯瞰近看,均能给人雄旷高尚之感。当地有首民谣:“巍巍紫荆山,抬头在眼前,起步半边天,猛虎爬过气难喘,老鹰飞过口也干”,形容山体高大,山状变化万端,有些 电视剧 中的大量外景和部分场景就在这里拍摄。这是一个原始清新、景致多端、峰高绝顶、溪水清澈,幽深神秘、别具一格的人间仙境。天下名山佛占多,据记载,唐代就有人在这里设建了紫荆山庵堂,开创了传播佛教文化的先河,历代佛门弟子,赖仗各方信士布施捐助物资供佛在此至今,也是龙泉寺的发祥地之一。
走遍紫荆山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饱览了龙泉山上的风貌,我们沿着山路,浴着扑面而来的微风绕行下山,极目远眺风景区,远天远水远山远景,组成一幅又一幅的长长画卷,展示得遥远,透出一片庄严的景象,拐了几弯几岭就看见下面龙泉寺了,一座神圣美丽的寺院,闪烁在眼前,像一幅浓妆重彩的油画,吐露着醉人的芬芳。
走到寺院还不算晚,我们又临时决定去看看寺院旁边很有名气,且具有灵性的蛤蟆岩,10几分钟就到了,此岩形状还真象蛤蟆,是龙泉山田家湾河道旁一块田地里的景物,它能观测天象,具有预报天气的功能,每年以0.2毫米的距离向东南方向移动,是当地人信奉最为神奇的预报天气象征,石头出汗了如沾上水珠,第二天无凝就是雨天,准确率达百分之百,无一误差,人们的日常出行要不要带雨具,看看石头就是答案,它能知晓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着摸出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有很大的提示帮助,所以远近闻名。方圆几公里的农民以此作观察天气,安排农活的依据,对冷,热,风,雪等天气有不同的反映变化,1973年1974年国家地质勘探队两次来这地方考研过,对此没做什么结论,据传这块石头是天上降落下来的神物,美丽的地方出自美丽的传说,神奇的故事情节万千。
游历龙泉山观察发现,这里的山石都具有灵性,这里的草木都与众不同,缔造在这块圣地上的寺院也不同凡响,重建后的寺院更加完美辉煌,虽经朝代更替,沧桑变幻但寺院的原始文化依旧恢复当年,尚存的古碑和舍利塔群是湖南境内少有的重要文物古迹荟萃处和宗教文化发源地的考察依据,它见证了历史发展过程,越过历史腹地,穿梭历史的暮霭,带着历代的王气、文气、人气、霸气在全面开发过程中频闪光芒。点亮了湘西这块最美的心脏,2018年被湖南省选入乡村旅游重点开发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已初具规模,经营住宿、饮食、商店、停车、摄影、导游等业务。
寺院景貌神秘涵盖,在整个景区地貌形态中拥有山峻、石奇、洞异、谷深、沟长、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特点,既有大尺度的雄伟,又有小尺度的奇秀构造山脉为骨架,以壮观多处小瀑布,秀丽溪涧为动脉,以一望无际的郁葱森林植被为衣装,以百兽相伴、百鸟飞翔环境为谐音,严然是一幅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山水画卷,是一曲自然和谐旋律,一年一轮回的气候自然环境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价值与自然环境观赏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不游此地是遗憾”,享有“山水胜桂林,气候似昆明”之美誉。
我们徒步踏青一整天,观赏了幽深奇异的原始峡谷风光,体验了惊险刺激的两扇岩石峰,饱览了气势雄伟的紫荆山风貌,品味了千恣百态的老洞坑,罐子坳奇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手,整理出美丽的自然风光。造出了这么多的杰作美景供人们欣赏,心中无限感慨,桥江镇罗卜田村李荷花书记春游踏青到此,只觉龙泉山空气清新,心旷神怡,群峰争峻,石岩比秀,溪流潺潺,山花烂漫,人游苍茫云雾中,深感赏心悦目,便在游记里动人的描绘着:“龙泉山是天地生成的瑶台仙境。奇峰参天,彩霞铺地,白云生幽谷,飞瀑挂山间,怪石奇林千象色,两扇岩景万古苍”。游览景区也真有其感,在一条旅游线上欣赏到“山、水、石、瀑、洞、林”为一体,“奇、险、幽、旷、奥、秀、狂、野、精、绝”为特色的独特景观,置身其中,百般享受,感慨万千。
一路放眼浏览,也拍了很多照片,每到一个景点,张老讲解了景点故事,使我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现将所看到的和所领悟的关于龙泉山的景貌故事娓娓道来,共同分享,让龙泉山美丽神奇的音符在四面八方流淌。
这里是生态旅游、科考探险、摄影绘画、吟诗写作、休闲娱乐的天然圣地,整个游程历经数里徒步,十里奇观、百里画卷、千里林海。原始 的生态风景长廊,让人仿佛置于世外桃源。令人目迷神醉。给游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挥毫题词者却越见增多,墨宝倍添。
一位名叫梁丽萍的东北女士,不辞远劳,慕名来龙泉山一游,在导游的陪同下参观了景点,有感咏诗赞云:“抬头遥望龙泉山,世外桃源在此间,喜与导游同赏景,独秀天下第一山”。姜丽娜游观龙泉山,留下一段感慨:“龙泉白云别嚎天,千年风景尚依然,彩暇徐步观名胜,俯仰徘徊庆有缘”。奉光望游山归来,留下了赞美诗篇:“踏遍龙泉山景观,满目彩画呈眼前,人在景中飘飘然,似梦陶醉赛神仙”。张玉龙赠诗一首:“天工巧成龙泉山,风光无限在其中,神力造设万千景,醉倒游人话逸情”。李荷花书记赠诗曰:“走进龙泉便桃源,山上桃花不纪年,寄语天下游路客,风尘入此忘返还”。在山上游览了一整天,晚上从龙泉寺回来,何少云也挥笔增诗:”朝起登上龙泉山,暮随明月下山还。回头却望山中寺,半在朦胧古木间”。张梅花游踏青来到龙泉寺生动感言:“春游踏青上龙泉,冥蒙春色驻寺院,万树春花开满山,一片生机落人间。”奉平娥春游龙泉山,赋有诗篇:“春意盎然艳阳天,赶上龙泉踏青来,步随景移不知远,惊见游人笑却回”。
文人们纷纷题词赋诗,留下墨香。生动地描述了龙泉山的美丽风貌,这里遍野都是宝贵的资源,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珍贵出于龙泉山,平凡出于龙泉山,龙泉山是一部伟大的辞典、仙家修行之地、最古老的佛教名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深藏着许多神奇奥妙的谜题,需要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现象背后的真实,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视觉将人们感兴趣的景点,疑点、谜题展现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走近这片神奇而美丽的龙泉世界。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