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一山岂止一世界

黄山烧饼三大老字号(三到黄山,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三到黄山,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作者:辣子,来源:宋家庄。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旅游的最好

时节。虽然疫情还未结束,但仍挡不住人们出游的冲动,西递、宏村、黄山等著名景区早已人潮汹涌,周六黄山游客已达到两万人次,索道前更是排起了长龙。

这里的人都知道新黄山是古徽州,是适应发展旅游改的名。有一阵儿改地名成风,普洱市、茅台镇等应运而生。实际上徽州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徽州文化、徽派建筑、徽菜等都是很多人研究的对象。

我这次是从杭州坐高铁来的,是第三次来黄山,也是第一次坐高铁来的黄山。前两次一次是坐飞机来的,一次是开车来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就有不一样的旅途体验。

三到黄山,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我对黄山迎客松记忆尤深。黄山的三大奇观一是松树、二是奇石、三是山峰,而迎客松最为出名,是上过教材的。黄山松是以地名命名的,漫山遍野的奇石,从石缝里长出来一棵一棵松树。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黄山松表现出各种姿态,但多数的树枝会朝向一个方向,有一种说法叫黄山处处迎客松。黄山松有著名的十大景观树,除迎客松以外还有送客松、卧龙松、云松、蒲团松、连理松等,都是因神似形似而起的名。虽然看到的迎客松没有课本上那么美,那么有范,但依然是我记忆中最美的一棵树之一。我见到的最美的树还有黄帝陵5000年的柏树,“七搂八匝半疙里疙瘩不上算”,它记录的是历史。宜君县高楼洼唐玄奘亲植的梭罗树,相传是当年玄奘从西域带回了种,起根发芽,但只成活了两棵,其中在玉华宫的一棵早已被焚毁,只留下老年人小时候的回忆。

我第一次来黄山是工作考察。2013年我到陕西省旅游局工作以后,了解到黄山由乱到治也是下了很大功夫,是全国的典型。我省有很多名山大川,比如沿秦岭有华山、翠华山、太白山。居住在山周围的农民,是靠山吃山。由于历史原因,景区周边还有很多顽疾,包括著名的兵马俑景区周边也是如此。黄山的经验就是政府主导,成立管理委员会大刀阔斧拆除乱搭乱建和违规建筑。对景区的酒店服务设施也进行了规范,上下山统一坐摆渡车。这样景区面貌焕然一新,解决了景区和周边的顽疾,改善了卫生环境,净化了旅游市场。这些经验对我们都很有启示。

第二次是到黄山参加乡村旅游发展大会,当时全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的确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会代表参观了修宁县一些乡村旅游点,总结了全国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经验,我们陕西留坝县作了典型发言。陕西也有很多在全国叫得响的乡村旅游点,比如袁家村、马嵬驿、茯茶小镇、周至水街等。有些到现在还有很强的影响力,比如袁家村模式在很多城市扎下了根。

这次来黄山完全是休闲旅游,没有任务的感觉真好。不用赶时间,不用准备发言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喊就怎么喊,完全是一种放松的状态。再次看看曾经游过的山、曾经合过影的迎客松,尝尝当地的小吃,有一种相当的满足感。来的这几天天气也很好,阳光妩媚,景色宜人,和北方黄沙漫天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山是臭鳜鱼的发源地,来黄山是一定要吃臭鳜鱼的。我们一桌连吃了三条鱼,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做法,才觉得过瘾,总体感觉这里的臭鳜鱼更滑爽。还有黄山的红烧肉、芦笋蒸熏肉、毛豆腐等,都是很好的美食。我们拓展队有几位美食家,一边吃着一边讲着,让你更多的了解很多美食的做法、产地、还有发生的故事,不但勾起了你的食欲,而且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中国的饮食文化了不得,发达的西方在吃方面,永远赶不上中华民族在饮食文化上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到黄山,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以前到黄山主要是游景区、开会,由于时间紧,一直没有去过黄山市区,也就没有逛过老街道。这次我们选择的一个吃饭点就在市区,因此干脆到老街道转了转。老街道也很繁华,一街两行要么是餐馆,要么是店铺。店铺主要卖的是当地小吃,以葛根酥、黄山烧饼最为有名,尝了一下蛮有味道,因此每个人都带回了一点。黄山的茶叶也很有名,主要品种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店铺也很多,有现场炒青的,而尤以“谢裕大”品牌最响,这是清光绪年间的老字号。

人的一生就游走在感动和感慨之间。我走到一线天的时候,出现了一点低血糖反应,路人拿给我一个小面包,很快爬山有了力气,让人十分感动。到送客松时,遇见了一队挑夫,每个人挑的重量有200斤。游人都主动让开了山道,有人感慨靠苦力挣钱也的确不容易。

黄山市里有一条新安江,最后流向了富春江、钱塘江、黄埔江,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黄浦江就没有大上海,可以看出新安江的重要。山水相依,这山才有了灵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徽州研学旅游网 » 黄山烧饼三大老字号(三到黄山,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热门文章

  •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