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河南南阳报道
从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这座遗迹,一眼三千年考古奇观。
数以万计的玉石制品,陪葬惊人的王国大墓、规模宏大的环河聚落,这座遗迹,耀眼辉煌,发掘成果丰硕。多件玉器被鉴定为独山玉质地,把独山玉开采的历史提早了1000多年,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治玉、用玉的历史空白。
山顶台探方区航拍
这里也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史前码头性质遗迹,码头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再现了独山玉从开采、运输、制作到消费等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
作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近日,封面新闻走进了位于河南南阳的黄山遗址。
新时期时代
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发展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临湖北,西接陕西。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不息。
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的一个土山丘上。
黄山遗址挖掘区与黄山鸟瞰图
6月23日,南阳最高温度已超过38℃,早上7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阳黄山遗址考古负责人马俊才到遗址时,不少工作人员已到了现场,趁着清晨的凉意还未散去,他们早早投入到了工作中。
这一次的挖掘工作,始于2018年。经过细致挖掘,发现黄山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被3条地下古河和白河围合,由山上和山下两部分组成。山顶台地分布的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米至5米,遗迹极其丰富复杂。
“确定黄山遗址是目前南阳盆地已发现的同时期面积最大的遗址,遗迹规格高、内涵丰富,包含仰韶、屈家岭、石家河等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至5米,由多层房址和墓葬叠压而成,遗迹丰富复杂,从发掘的剖面观察到的仰韶晚期建筑基址有5层之多。”马俊才告诉封面新闻记者黄山遗址是一处特征鲜明的玉石器制作中心性聚落遗址,清晰地展现了南阳地区从仰韶到龙山时期3000多年间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变迁过程,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华夏族与三苗族势力的消长,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考古发掘现场
码头与玉石
资源矿脉与玉石作坊之间的区域手工业生产格局
站在遗址旁,抬眼望去,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的独山尽入眼底。
独山产玉,黄山遗址以玉闻名,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石材料极其丰富,以砂岩质的制玉石工具为大宗,约2.3万余件,另有玉器116件、独山玉半成品或废品500余件、玉片3518件、玉料4500余件。
屈家岭文化墓葬玉钺系列
在独山与遗址间,考古队发现了一条仰韶和屈家岭文化时期的人工运河以及一座码头,其中人工运河宽27米、深7米、长500米左右,与东、南、北三面的古河构成了大型环壕聚落。
这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体现出古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能力。
遗址出土的砂石浆成分表明残存的砂石浆大多为独山玉石和砂岩磨石粉的混合物,探明的2处独山玉料古矿地点和位于盛产汉白玉和石英的蒲山之间的地下古河道,完备了遗址与独山、蒲山玉石资源的供给体系,据此推测,遗址内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以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
“这些遗迹串联起来,再现了独山玉器的开采和运输系统。”马俊才说,而古河道和码头的发现,将黄山和独山联结在一起,再现了史前时期独山玉从原料开采、运输到玉器的加工制作等规模化的链式化生产过程。
仰韶晚坊居F2航拍
黄山遗址长方形连间木骨泥墙(因失火等原因墙体已陶化)房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基址。大型的长方形木骨泥墙房由多个单元套房组成,每个单元中间有一道隔墙,将其分为前后两间,隔墙上开设一扇推拉门;前间均设一长方形平台(炉台),平台周围和房屋内部多残存成套陶器,近处有磨石墩、玉石器、制玉砂岩质工具以及少量骨器和独山石料,个别地面有磨玉石残留的“砂石浆”沉积。长房的后间是作为居住使用的,前间为制玉作坊。
“这是“前坊后居式”大型房基。”马俊才说。
这种大型房基采取整塑的建造方式,墙壁防雨防潮、坚固耐久,房顶可以多次修补,代表着当时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而房址中制玉遗迹、制玉工具以及玉料的发现,为判断房址的功能以及黄山聚落的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马俊才看来,挖掘发现的玉石器作坊大致反映了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
等级森严
国家文明社会特征明显
黄山遗址出土的上百座屈家岭时期墓葬,是目前豫西南乃至汉水中游地区这一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群,头枕白河、足蹬独山,排列有序、等级森严,墓葬中的人骨遗存几乎都保存完好,十分罕见。在大墓M77中,双玉钺、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镞和400多块猪下颌骨由小到大排列,分层摆放,环环相扣。
屈家岭大墓M77全景
“这些梯形独木棺和随葬品,应该是‘酋长’级别墓,‘酋长’直接掌管着这个区域的玉器生产和加工。”马俊才介绍,陪葬品中,作为财富象征的猪下颌骨最具特色,总数多达1600多个。
M77大墓陪葬
马俊才说,屈家岭墓地等级严格、秩序井然。按随葬品多寡,男性墓至少可分为双钺单弓陪葬坑、双钺单弓、单钺单弓、单钺、玉石坯、陶器、无随葬品七个等级。“这些发现反映了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昭示着该区域已经进入国家文明社会,或者说是古国阶段,军力超群!”马俊才透露,一般的中心聚落应该是具备政治、经济、军事的功能的,相当于都邑类遗址。
目前象宫殿等政治性建筑还没发现,考古人员正在积极寻找中,期待他们再有重大发现!
(本文部分图片由考古队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