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了台北。听人说:到台北决不能错过地道的台湾小吃。于是大家自由活动,去逛美食街。离住宿酒店不远处就是一夜市,我们信步走去。远远地就见前面灯火璀璨,各种音乐声不绝于耳,诱人的香味随风飘来。台北真是个不夜城,夜市里熙熙攘攘地聚集着很多人。以本土青年居多。有做生意的,有招揽客人的,有吆喝叫卖的,有谈笑聊天的,热闹非凡。一家门店前还摆出一幅高大的马英九的全身画像,为自己做广告。我们中的小马哥赶紧上前,来个双马同框。
夜店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价格比起大陆来贵多了。我和石姐在花莲购物店买的一对七彩花瓶1300元,可这里却要2500元。食品则相对便宜,街边红火的美食店里,汇聚了大陆八方菜系,演化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快餐化的做法。比如卤肉饭,担仔面,东坡肉,叫花鸡等。有的店前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我们这群人,大多上了年纪,不敢乱吃。于是,只选了家比较干净的牛肉面店坐了下来。牛肉面是北方口味,颜色偏深,口味偏辣,不是我喜欢的那款。
曾听小导游说,在台北,几乎所有地方都能看到101大楼。
于是,夜市归来,拉开窗帘,一览台北夜景。果见万家灯火中,那地标建筑参天耸立,宝顶直插霄汉,楼体晶光闪烁。小导游还告诉我们,大楼是以中华文化中的吉利数字"8”为一个单元,如竹节般节节高升,富贵律动。相信此时若站在楼的顶层俯视台北平原,定是一场难以言喻的美妙惊艳。听说:在这里看大楼上跨年夜的烟花,那更是美艳绝伦的人生享受啊!
第二天,我们抑制不住参观的冲动,前去登楼。可惜阴天,浓雾太重,无法一览城市万象。只能在楼内观看了一会,便去下一站——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有人说: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又叫中山博物院,仿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白墙绿瓦,鲜艳夺目。院内藏品非常丰富,各类名家书画精品繁多,玉石器皿奇异珍贵。其中镇馆之宝有"西周毛公鼎”,"翠玉白菜”和"东坡肉形石”等等。
印象最深的是翠玉白菜。那洁白的菜帮,自然反卷的菜叶,纹脉分明,绿中带白。菜叶上还趴着两只形神毕似的蝈蝈。传说这是清末瑾妃房内摆饰,白菜象征了洁白、纯洁,蝈蝈象征了多子。这是玉雕师选出细腻精美的玉石,并运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泽分布,造就了这件栩栩如生而又精美绝伦的珍品。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思想和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书画精品更是使人目不暇接,有合称天下三大行书的苏轼的《寒食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还有无数历经历史沧桑的墨宝真迹。我仿佛走进祖国文化的神圣殿宇,膜拜于先贤的文案前,近距离地欣赏着,陶醉着,简直似在梦中。更让我意外的是在这里竟还看到了元代的有名画师,也是中国古代水墨画的代表人物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记得退休前,在教《与朱元思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曾跟他们讲过这幅画。知道其也是以富春江为背景的一幅长卷,是黄费时七年为其师弟无用画师而作。传到清代时,因吴姓收藏者太喜爱了,日夜不离身,死前欲焚之陪葬。被其侄从火中抢出。画则烧成两幅,即《胜山图》和《无用师卷》。现《胜山图》收藏在浙江博物馆,而《无用师卷》则被带到台北故宫,称为《富春山水图》。从此,这幅绝世名作卷身和卷首天各一方,隔海相望。眼前这幅《富春山水图》尽显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山水浑厚,草木灵姿。
我虽不懂丹青,也被画面上那山峦连绵起伏,群峰争秀;山间房屋安静闲适;水边凉亭林木葱翠;江面空阔辽远,波澜不惊,渔人孤舟自由漫行所感染。不由想起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所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大有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之感。真是:祖国山水,美不胜收,千古先贤,笔底生花。
真希望这幅千古名画早日完璧
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最后,我们又拜谒了中山纪念堂,在中山先生的尊象前敬奉上最诚挚的思念。并和小导游一道拍照留念。当斜阳映照在太平洋上,中远之星沐浴在一片红色的霞光里时,我们踏上了归程。髙亢的汽笛声拉响了,岸上那瘦瘦的身影还在使劲地挥动着小红旗。再见了——朋友!再见了——台湾!愿我们相会在祖国统一时。中远之星,这艘承载两岸骨肉情的航船,载着我们朝着那美丽的彼岸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