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至今,导游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人离开了,但大部分人仍在坚守。他们中的一些转战“云端”成为网红主播,在这个新的平台讲述旅游的故事,同时也带给更多的同行坚持下去的信心——
张真好:转型路上走得“真好”
“这是一间古代科举考试的号舍,一人一间,只有三面墙两块板,白天所有的考生都是这样写文章,到了晚上也都只能这样睡觉……”这条讲解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抖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3000万次,成为国家“金牌导游”张真好的又一条“爆款”短视频。
2020年初正式走上“云端”以来,张真好累计在抖音发布了750余条短视频。他的直播涉及南京多个景点,一部手机、一架云台,他以深入浅出且妙趣横生的讲解风格,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今年年初,他还牵头和40余位江苏导游一起,成立了“嗨侃苏大强”团队,共同转战“云端”,积极自救。
从“金牌导游”到网红主播
今年38岁的张真好是安徽人。自2008年考取导游证以来,主要从事华东地区的地接工作,先后荣获南京市金牌导游、江苏省百佳导游、国家“金牌导游”等荣誉。
2020年,因疫情被困在安徽老家的他分外着急,这是他成为导游以来离开工作岗位最长的一段日子。他说,导游都是“三天不讲,浑身痒痒”。后来,技痒的他索性在老家拍起了“被憋坏的导游”系列短视频。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闲得发慌’,大家可以叫我闲导,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安徽非常有名的景点——真好旅游国际度假村……”在“被憋坏的导游”系列中,“真好旅游国际度假村”其实就是张真好的家。在这里,鸡舍是动物园,菜地是植物园,他用白纸做了一张“导游证”挂在脖子上,手持简陋的小彩旗,一脸认真地讲解起来。
“在当时,一条短视频1000多个点赞数,对我来说就已经不错了,我觉得这条路可以试试。”张真好说,其实在这之前,他在带团过程中,也会让游客帮忙录一段讲解视频,然后上传到抖音,但当时只是随手做的,现在则要把短视频、做直播当成事业来对待。
转战“云端”并不容易。张真好说,线下带团,他能根据游客的反应判断他们是否喜欢他的讲解,并进行调整,但直播是在看不到游客反应的情况下,一刻不停地讲。“这还不是最难熬的,因为导游不怕讲话、也不怕累,最怕的是没有人听、没有人给反应。初期,直播间里只有十多人,互动也比较少。那段时间,我请教了很多做直播已经有一些成效的同行,不断地充实讲解内容、丰富讲解形式,吸引更多粉丝。”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张真好的抖音粉丝已经有60多万人,全网粉丝突破百万人,多条短视频播放量破千万次,抖音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超过9000人。
从走遍全国到专注一地
转战“云端”后,张真好也走过一段弯路,他说那是因为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的。最初,他打算立足全国,带领粉丝“云游中国”,于是在2020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他从南京出发,奔赴首个地方——云南,一待就是3个月。
那段时间,是他做直播后最辛苦也最充实的一段。其间,他或是住在朋友家,或是住在便宜的宾馆里,白天直播、拍视频,晚上搜集当地有意思、有深度的讲解内容。有一次在玉龙雪山,他在4680米的海拔上连续直播7小时,只为吸引更多新粉丝。
离开云南后,他又奔赴湖南,在凤凰、张家界等地拍短视频、做直播。然而他发现,每换一个地方,流量就会降一点。历经4个多月的摸爬滚打,抖音仅涨粉2万多人,更让他受挫的是,短视频的播放量、直播间的人数都在下跌。
这是为什么?回到南京后,张真好认真分析。“‘云游中国’对我来说并不合适,一方面,上传的东西越全意味着就越杂,平台无法锁定流量帮助引流;另一方面,尽管每到一处,我都会买一堆书学习,但讲解的深度还是不够,粉丝想听有深度的内容,大可关注本地博主。”他说。
“南京是我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每一个景点我都如数家珍。”张真好说,在对自身优势进行一轮评估之后,他发现还是应该立足南京本地景点开直播。此后,“古代科举知多少?”“玄武湖为何不出名?”“解放门三段城墙的秘密”等一批短视频,成为张真好的“爆款”作品。
此后,他一方面挖掘新景点,向市民推介新开发或者小众景点;另一方面考古旧景点,以全新视角直播传统景点的新意趣。2021年下半年,张真好接到了第一个旅游景点的推广任务。“虽然第一次收入不足500元,但终究是在抒发情怀的同时,有了‘面包’,让我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他说。
从个人自救到抱团取暖
随着接到的景区、酒店的推广合作越来越多,张真好想到了更多曾和他一样面临窘境不知所措的同行。
今年年初,他与几位南京导游一起组建了“嗨侃苏大强”团队,集体向云端转型,希望在实现自救的同时,留住更多导游人才,为未来的市场复苏蓄力。如今,“嗨侃苏大强”团队汇聚了40多名来自江苏各地的导游。抖音平台上,南京大白嗨侃苏大强、淮安小徐嗨侃苏大强、骑鹤上扬州嗨侃苏大强等一批江苏导游,倾力为粉丝奉献“云端”大餐。
来自南京德高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导游王开琴是“嗨侃苏大强”团队的首批成员。在此之前,从没接触过抖音的她已在一家超市兼职了一段时间。短短3个月,王开琴已拥有了1.1万粉丝。
成立团队后,张真好更忙了,就连每天两小时的直播都难以保证。他说,最忙的一次,他在一天内跑了南京、扬州、淮安3个城市,培训、开会、对接商务资源、给成员排直播场次……团队的事情让他应接不暇。“当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帮刚刚转战‘云端’的导游尽快适应。团队每周会组织一次培训,我也会把自己的经验、走过的弯路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他说。
张真好说,目前,“嗨侃苏大强”已经注册了传媒公司、旅行社等。接下来,团队将立足江苏各地,将本地生活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在线上推出更多年轻人喜爱的“酒店+旅游”类产品以及旅游攻略、特色玩法,研发一些精品线路,真正做到转型不转行,更好地开展自救。(中国旅游报 邰子君)
直播间里,导游接力讲桂林
“比失业更可怕的是失去梦想。”“要敢于突破和改变,比如尝试直播,就是一种学习和增值。”疫情暴发两年多以来,途牛桂林导游团队的几位导游一直坚守着,坚持主动学习,尝试新业务,等待着旅游行业的复苏。
不放弃 坚持所爱
“我曾经想过放弃,也尝试通过兼职缓解生活压力,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旅游行业,留在导游岗位上。”谈起这两年的经历,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桂林导游白克娟感慨颇多。她说:“选择坚持,一方面是因为热爱这份职业,依然想做跟旅游相关的工作,也坚信旅游行业一定会迎来春天;另一方面,是离不开艾姐和其他伙伴的支持与鼓励,正是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帮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白克娟提到的“艾姐”是途牛桂林导游团队的负责人杨艾。两年多来,杨艾看到了太多导游转行不顺利的例子。“汽车销售、房产中介、外语培训、快递、外卖、网约车……导游们转到这些行业有很多不适应,毕竟隔行如隔山。于是,很多人在不断地找工作、换工作中虚度光阴,到头来不仅没能走出困境,反而荒废了多年积累的专业技能,消磨了意志和信心。”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如何为大家谋出路是杨艾一直思考的问题。
2021年,途牛开始建设直播矩阵,北京、重庆、南京、成都、三亚等地的途牛导游纷纷尝试户外直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后,途牛开始鼓励各地导游加入直播,构建、运营直播内容生态。杨艾跟白克娟、刘燕、陈宾、蒋晓林几个导游一合计,决定尝试。
“转型做旅游直播,是目前最适合也是最能发挥导游价值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段时间,提升职业技能,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在未来的业务恢复与增长中夺得先机。”白克娟说。
“公司鼓励我们做直播,我也尝试走进直播间,用直播的方式给大家讲解桂林。”蒋晓林说:“受疫情影响,带团量减少、收入降低。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更应以积极的态度去突破、去改变。”
新尝试 积极探索
经过几番探讨,杨艾带领大家制定了一份直播计划,并且迅速行动起来。但当他们成为主播时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如何确定直播内容是亟须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拥有数十年导游从业经验的刘燕说:“我们计划每场直播时长是4小时,但由于桂林景区多以自然山水为主,平时带团时,讲解时长我们会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留出时间让游客慢慢欣赏。我们本以为自己对这些景区已经如数家珍,但开始直播才发现,此前积累的讲解内容只够讲两个半小时的。”
“发现问题,说明我们还有学习和改进的空间。在直播上,大家都是‘小白’,我们就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正式开播后的万无一失。”杨艾不断地鼓励大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们投入了更多时间查阅资料,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直播讲解词。为了呈现更好的直播效果,防止冷场、尬聊等情况,杨艾作为幕后支持,带领4位导游一遍又一遍地实地踩点,规划直播路线,确定讲解点位,完善讲解内容以及机位布置、画面构图等所有细节。一个多月后,一份详尽的桂林重点景区直播讲解稿终于完成了。
今年2月28日,白克娟、蒋晓林、刘燕、陈宾正式开启“云游桂林”直播,4人轮流上播,通过一次次的直播实战及复盘,不断优化直播形式和内容。截至目前,她们已连续直播24场,累计直播时长近100小时,直播内容包括漓江、遇龙河、象鼻山、世外桃源、榕杉湖、伏波山等桂林代表性景区。
为梦想 执着前行
杨艾和伙伴们尝试直播的故事,只是疫情发生以来导游转型的一个缩影。杨艾她们身上的那种不愿服输、敢于尝试的韧性,也是疫情发生以来众多坚守的导游最为突出的品质。肩上有生活的重压,但心中依然保留着对梦想的执着,正是他们的坚持与努力,让宅家的游客得以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大美中国。
“我们的直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会不断优化直播的景点和讲解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粉丝们不断转变的观看需求。”杨艾告诉记者,直播这件事,她们会一直做下去,“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充实,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的美景,吸引更多的粉丝前来游玩。粉丝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看着直播弹幕上粉丝们对桂林的各种赞美,那一刻,我们觉得一切都值了!”
据白克娟介绍,随着她们的抖音直播进入正轨,几位导游还在视频号上开通了个人直播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粉丝群。“比起专业的直播团队,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会继续学习有关直播的各种知识。”
陈宾说,越是面对困难,越需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游客的出游需求还是存在的,现阶段需要我们自己调整好心态,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多积累,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讲解水平,为疫情后业务复苏打好基础。”
“不要放弃,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努力适应。”白克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她说:“利用这段时间多学习,充实自己,练好内功,疫情过去之后,旅游行业一定会迎来复苏。”(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宇;编辑:杨硕)
原题:《抱团自救,他们在“云端”讲述旅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