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龙网
被王久租下来的别墅改造的影视基地
农民、理发匠、旅店老板、演员、棒棒、影视基地杂工……
王久,58岁的山城大叔,以上没有一个词能精确概括他的职业和身份。
50岁之前,他是重庆北碚一位普通的农民,当过乡镇集市上的理发匠,还当过一个不起眼的旅店小老板。
但在50岁之后,他却成为山城“棒棒”,成为上百部影视剧的龙套演员,成为一个影视基地的另类“杂工”。
疯狂追梦的起点在2015年,一次偶然为电视台一栏目客串演员。“那是我第一次上电视,只有10秒钟!”彼时,51岁的他彻底迷上演戏,从此开启跑龙套之路。
他的经历让人想起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那句五味杂陈的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花40万元打造影视基地
投身演艺圈七八年,尽管在剧组他能揽到的活儿无非就是一些跑跑龙套、当当杂工的小角色,但他依然乐此不疲、梦想依旧。
跟一些剧组的人混熟了,王久发现一个现象——具有年代感的拍摄场地不好找。他隐隐感觉,这背后蕴藏着机会。
2017年,王久看中了一片别墅群,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土湾街道新生村社区。事实上,这片别墅群还颇有来头:1938年河南豫丰纱厂内迁,当时建造这些别墅群,是供厂里管理层及高级职员居住。
如今,近20套房被王久租了下来,改造成“年代风”影视基地。
在家人强烈的反对声中,王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先后投入40多万元,将老别墅群打造成一个影视基地。
为了节约成本,他身兼泥瓦匠、木匠和搬运工,“我真的就是一个棒棒。”他语气认真,不像自嘲。
他在家中排行老九,熟悉的人都喊他“王九”。因此,进入演艺圈后,他干脆就将“王久”作为了自己的艺名。
混迹演艺圈七八年下来,他曾在上百部影片中客串角色,如《伟大的转折》《明天会更好》等。每一个小角色,他都认真收藏了一批剧照,如今这些照片都被挂在影视基地的墙上,既是装饰,也算展览。
他演的“棒棒”以假乱真
他的影视基地在圈内小有名气,不断吸引一些剧组前来拍摄。每逢此时,他都甘愿做一名杂工——帮着剧组布景、搬道具。
平时,王久没事就围着剧组转。他说,自己是半路出家,想认真学学专业演员是怎么演戏的。此外,为让自己的形象更显仙风道骨,以获得更多表演机会,王久曾花费上万元将部分头发移植到眉毛上。
一身粗布衣,一根棒棒,这是王久自己设计的“棒棒”造型。去年夏天,他以“棒棒”的形象,在北京和知名艺人同台演出。自此,他便经常以该造型出现。
他没有经纪人,也没有团队帮他操作,增加曝光度。因此为吸引公众目光,他便常以“棒棒”的造型,出现在山城巷、十八梯……和对他感兴趣的游客聊天、拍照,这是他独特的“自我曝光”方式。
看着他这一身打扮,街上好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棒棒,压根不相信他是演员。遇到这样的质疑,他有时就会马上掏出手机,翻开相册给对方看,“你看嘛,这是我的剧照,这是我和明星的合影,这是我自己办的影视基地……”
“演到八九十岁走不动为止”
王久说,一个好演员,需要有文化内涵。因此,为演好角色,他还在学习川剧变脸、书法、魔术……
对着镜子,穿上戏服,王久即兴给记者表演起川剧变脸,“我就是喜欢演戏,想一直演下去,演到八九十岁走不动为止。”
王久对影视基地倾尽心血,没戏拍时,他就全身心在基地奔忙。去年2月,他不小心摔断了腿,医生让他静养3个月,但不到两个月,他便又跑到基地来折腾,这让附近的居民印象深刻。当地居民何德贵被王久的执着打动,平时有人来看基地,或有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何德贵便会跑前跑后帮着招呼。
青春校园剧《一起等雨停》,曾在王久的影视基地取景。后来,3名从合肥来重庆旅游的大学生迷上了这部校园剧,专程来此打卡。王久对此很是欢迎,还热情地给姑娘们当起导游,聊起当时拍摄现场的趣事。
闲暇时,王久爱与当地居民喝茶、聊天,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演戏。他掏出手机“炫耀”,“你看,在《伟大的转折》中,我扮演帮助红军渡江的老船工;在《花繁叶茂》中,我和演员王迅还有一场对手戏……”
面对面
梦想还在继续
夜幕降临,游客和居民散去,影视基地归于一片寂静。
王久对着记者的镜头认真地说,自己演戏没有资源,也非科班出身,所以只能做到“三点”——人勤快一点、嘴巴甜一点、努力多一点。
王久说,有时影视基地没有收入,他就拿演戏的片酬来贴补,但他不打算放弃,因为梦想还在继续。
问他梦想是什么,他用一句歌词来回答:“山城一棒哥,心中那梦想嘿么多……”(歌词系王久和朋友为山城“棒棒”创作。“嘿么多”,重庆话指很多。)
来源: 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