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一山岂止一世界

休宁县撤县设休宁区(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1. 引言

安徽,简称“”,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有古皖国而简称皖,省会合肥市,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安徽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安徽历史悠久,但建省历史很短,顺治末、康熙初将江南省分为2省,后来分别成为江苏省与安徽省。安徽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把安徽分为文化习俗迥然不同的皖北(淮河文化)、皖中(皖江文化)和皖南(徽文化)三个地区。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安徽省地形图

2.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新中国成立前)

2.1 先秦时期

传说在黄帝时代,就画野分州,但年代久远不可考。得以流传下来的最早记录是大禹制九州。《尚书•禹贡》中记载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冀、兖、青、扬、荆、豫、雍、梁、徐。据《禹贡•九州图》,安徽分属于徐州、豫州、扬州和荆州,其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属于徐州、豫州,淮河以南主要属于扬州,淮河以南西部小部分属于荆州。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禹贡九州图,安徽分属于徐州、豫州、扬州和荆州

夏朝时,安徽淮北以北主要属于夏朝势力,淮河以南则大多属于九夷等部落。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夏朝时安徽主要属于夏朝和九夷等

商朝时,商汤统一了皖中的淮夷部落,皖北的亳州曾为成汤之都,皖南主要为越人部落。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商朝时期的安徽分属成汤、淮夷、越人部落

周朝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在安徽省西部皖山皖河附近封过皖国,汉武帝曾来此祭拜。“皖”后来成为安徽省的简称。这个时候安徽境内有六、英、胡、舒、桐、焦、皖等封国。后来安徽西南、东南的楚、吴、越国逐渐强大起来。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西周时期安徽分属六、英、舒等封国

春秋时期诸侯国混战,原来江淮大地的一些封国被灭,安徽境内先后为吴、越、楚、宋等大国分别占据。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春秋时期安徽主要为吴、越、楚、宋等占据

战国时期,安徽主要为楚国占据,少部分先后属于宋国、魏国、秦国。楚国在安徽境内设郡、县。城父县是楚国在安徽省境内设置的有史可查的最早县之一。春申君封邑在淮北地区设有12个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战国时期安徽主要属于楚国,少部分先后属于宋、魏、秦国

2.2 秦汉时期

秦时实行郡县制,安徽境内分属于九江郡、庐江郡、泗水郡、鄣郡、陈郡、东海郡、砀郡、衡山郡八个郡。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秦朝时期安徽境内分属八郡

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安徽境内为楚、淮南等异姓王国封地。后来安徽被同姓王分领,有淮南、荆(即吴)、淮阳、梁国等。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西汉初安徽分属淮南、楚、吴等封国

后来汉景帝、汉武帝实施了削藩、推恩令等,安徽境内的封国大部分恢复为郡县制,汉武帝在全国实行州刺史制,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安徽境内分属扬、豫、徐三州,分属于沛郡、汝南郡、临淮郡、六安国、九江郡、丹阳郡、庐江郡、陈留郡、豫章郡、楚国、梁国、下邳国等。东汉继承西汉体制,安徽仍分属豫州、徐州、扬州。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西汉时期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安徽境内分属吴、魏两国,魏国在安徽境内设有扬州、徐州、豫州3州,领安丰、汝南、谯、下邳、庐江、南6郡和梁、沛、彭城3个王国,吴国在安徽境内设有扬州,领新都、庐江、丹阳3郡。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三国时期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三家归晋后,晋朝沿袭汉朝,安徽境内主要分属扬、豫、徐三州,但比三国时期多了一些封国,如梁国、彭城国、下邳国、临淮国、谯国、沛国。还多了一些郡,如丹阳郡分出了新都(即后来的新安郡)、宣城2个郡。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西晋时期安徽境内分属扬、豫、徐三州

东晋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五胡十六国”中的刘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等国先后占领,安徽淮北仍设徐、豫2州分领。淮河以南主要属于南朝的扬州管辖。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东晋时期,安徽境内分属于东晋和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均曾经收复过淮北地区,主要占据江南地区。在南朝丧失北方领土期间,安徽北境先后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占据。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南北朝时期安徽境内分属南朝宋、齐等以及北朝北魏、东魏等

2.4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隋朝统一南北后,隋文帝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即位后,改州为郡,恢复了秦时的区划框架。安徽境内郡县比以前多了很多,设有同安郡、历阳郡、江都郡、宣城郡、钟离郡、淮南郡、彭城郡、梁郡、下邳郡、汝阴郡、淮阴郡、谯郡、新安郡、弋阳郡等。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隋朝时期安徽境内分属于同安郡、历阳郡等郡

唐时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将全国分为十个道,唐玄宗时期将十道分为十五道。安徽分属于河南道、淮南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同时,唐朝改郡为州,安徽境内分属于扬州、滁州、和州、宣州、歙州、舒州、寿州、庐州、光州、亳州、颍州等。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唐朝时期安徽境内分属于河南道、淮南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占据。江淮和江南地区先后为吴国和南唐国据有。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五代十国时期安徽分别被后梁、后唐、吴国和南唐国等所占据

2.5 宋元时期

北宋时改道为路,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三级管理体制。全国分为十五路,后分为二十三路。安徽境内分属于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和江南东路5个路,分属徐州(萧县)、单州(砀山)、宿州、亳州、颍州、寿州、庐州、濠州、泗州、滁州、扬州、和州、无为军、舒州、太平州、宣州、池州、歙州、广德军等19州(军)。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北宋时期安徽分属5路,19州(军)

南宋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金国、蒙古和元朝所占据,安徽淮北分为南京路、山东西路2路;安徽淮南地区分为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路3个路。安徽境内分属徐州(萧县)、单州(砀山)、亳州、颍州、寿州、宿州、泗州、濠州、盱眙郡、滁州、和州、庐州、无为军、安庆府、安丰军、太平州、宁国府、池州、徽州、广德军等20府(州、军)。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南宋时期安徽分属南宋3路、金2路,设20府(州、军)

元时推行行省制,全国设立11个行省另外加中书省直辖地(腹里)、宣政院辖地。元代行省打破传统的“山川形便”划分区划原则,而是采用犬牙交错的形式,防止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元朝时,安徽境内分属中书省、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3个行省,境内设11个路(济宁路、庐州路、安丰路、安庆路、扬州路、淮安路、宁国路、徽州路、太平路、池州路、广德路)2个府(归德府、汝宁府);10个散州,60个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元朝时期安徽分属3行省,设11路2府

2.6 明清时期

明朝实行三级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全国划分为南北两直隶及13个布政使司。安徽属南直隶管辖,境内设7府(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4直隶州(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共11个地级行政单位,49个县7个散州共56个县级行政单位。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明朝时期安徽隶属南直隶,设7府4直隶州

清承明制,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今安徽境内属于江南省西部地区,仍设56个县和散州。仍设7府4直隶州。由于清朝害怕江南省坐大,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江苏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来,而安徽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而来。清朝时期安徽省设置8府5直隶州,总领4散州、51县。8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颖州。5直隶州: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广德州。

2.7 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全省设安庆道、芜湖道、淮泗道,省会治怀宁县。安庆道辖16县,芜湖道辖22县,淮泗道辖21县,共59县。今砀山县、萧县则属江苏省徐海道。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民国初,安徽设3道59县

国民党统治时期,1928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制,全省设60县。1932年,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为省的派出机构,所辖区称为专区。安徽全省划为10个专区。1932年英山县由安徽六安管辖划入湖北;1934年婺源划入江西,1947年又回归安徽,1949年再次划出给江西;1947年元旦,正式成立蚌埠市。至1949年初安徽省辖1市63县(婺源县1947回归安徽,1949年5月又划入江西)。

1949年初全省辖1市蚌埠市及怀宁、桐城、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望江、合肥、庐江、舒城、巢县、无为、和县、含山、六安、霍山、芜湖、繁昌、当涂、广德、郎溪、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宣城、南陵、泾县、太平、旌德、宁国、贵池、铜陵、石埭、东流、至德、青阳、凤阳、定远、凤台、怀远、灵璧、寿县、宿县、阜阳、临泉、颍上、太和、霍邱、蒙城、涡阳、亳县、泗县、五河、盱眙、立煌、嘉山、天长、滁县、全椒、来安等63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1946年安徽省地图

3.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新中国建立后)

3.1 1949-1951年

1949年5月,中共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省建制)。皖北‬行署‬,驻地合肥,直辖合肥、蚌埠2市、淮南矿区及肥西县(原合肥县析置,驻上派河),分设巢湖、滁县、安庆、六安、阜阳、宿县6专区。皖南行署驻地在屯溪市,同年8月迁往芜湖市,直辖芜湖市,分设芜当、池州、宣城、徽州4专区。

1949设立地级淮南特区,同年先成立淮南矿区,后成立淮南矿区办公室;撤苏东、苏西、宿城三县设苏仙;县级六安市和六安县合设六安县;撤销县级安庆市;撤销湖西县。1950年设苏溪县,后改称濉溪县;撤涪城、伯城、三河三个县级市;设县级宿‬城市;撤销阜南办事处设板南县;隶属皖北行署的肥西县划归巢湖地区;撤芜当专区,当涂、南陵两县划归宣城地区,繁昌县划归池州地区,芜湖县直属于皖南行署管辖;撤销当涂、大同、宣城3个县级市。

1951年芜湖县划归池州区;皖南行署驻地由芜湖迁至合肥,与皖北行署合署办公;撤销淮南矿区办事处,设立地级淮南市;重新设立县级安庆市,升格为地级市;桐庐县改名湖东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1949-1951年安徽分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3.2 1952-1954年

1952年8月7日,皖南、皖北两个行政区联合成立安徽省,省会驻合肥。全省设置7个专区、5个省辖市。

1952撤销池州专区,铜陵、贵池、青阳、至德、东流县划归安庆地区,太平、石埭县划归徽州地区,繁昌、芜湖县划归芜湖地区;巢湖、宣城两专区合设芜湖专区,肥东、肥西两县分别划归滁县专区、六安专区;撤销安庆市中心区;撤合肥郊区设东郊、西郊;宣城专区宁国县划归徽州专区。1953年淮南市设立田家庵、大同、九龙岗、八公山区;界首撤市设县由阜阳专区管辖;撤宿城市;徽州专区的屯溪市划归省直辖。1954年,合肥东西郊区合设郊区。

省际调整:1952年,安徽省霍邱县孙棋乡划归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桂庙乡划归河南省淮滨县,河南省固始县新街、花园乡划归安徽省霍邱县;安徽省永城县、宿县砀山县的玉亭、新兴二区划归河南省;安徽省濉溪县11个村划归河南省;安徽霍邱县3乡划归河南,河南固始县2乡划入安徽霍邱县;1952年,安徽省萧县、砀山县、江浦县划归江苏省。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1952-1954年安徽省地图

3.3 1955-1976年

这个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泗洪、盱眙由安徽划入江苏,萧山、砀山由江苏划入安徽。

1955年,为了更好的治理洪泽湖,将洪泽湖西边的安徽省泗洪县、盱眙县划入江苏省,同时为了补偿安徽省的损失,江苏省北部的萧县、砀山县划入安徽省,从而形成了当今安徽省行政区划界线。当时全省设置9个专区和8个省辖市。1955年撤销芜湖市河南区;省直辖屯溪市划归徽州专区;湖东县更名为枞阳县。

1956年撤徽州专区,辖县划归芜湖专区;宿县和滁县2专区合设蚌埠专区;撤安庆市郊区;设铜官山、马鞍山2地级市;徽州专区的屯溪市改由省直辖;地级安庆市降格划归安庆专区。1958年撤铜陵县;芜湖专区庐江县划归六安专区;蚌埠专区肥东县、芜湖专区巢县和六安专区肥西县划归合肥市;铜官山市更名铜陵市;省直辖铜陵市划归安庆专区。1959年撤淮南市郊区;撤芜湖等20县,设萧砀、滁全、和含、郎广、怀望、首太、安丰、东至8县;设地级濉溪市;县级安庆市升格由安庆专区代管;炳辉县更名天长县。

1960年复设铜陵县由安庆专区管辖;设铜陵市铜官山区。1961年芜湖市设马塘、四褐山、裕溪口三区,环城、长街两区合设镜湖区;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滁县专区和宿县专区;复设徽州专区辖6县;淮南市设谢家集区;撤萧砀等7县,复设砀山等17县;合肥市肥东、肥西、巢县3县分别划归滁县专区、六安专区和芜湖专区;安庆专区铜陵市改由省直辖。1962年徽州专区屯溪市划归省直辖。1963年撤铜陵市铜官山区、合肥市蜀山区、芜湖市四褐山区和郊区、蚌埠市郊区;撤屯溪市;设安庆市郊区和马鞍山市郊区。1964年铜陵市改设地级铜陵特区;设利辛、固镇、长丰3县,分别由阜阳、宿县专区和合肥市管辖;复设合肥市郊区。

1965年重设巢湖专区,辖巢县、肥东县、庐江县等四县;重新设立池州专区,辖4县;石台县,隶属池州专区;省直辖芜湖市划归芜湖专区;直辖安庆市划归安庆专区。1968年复设芜湖市郊区。1969年马鞍山市设马鞍山区,濉溪市设相山区和郊区,铜陵特区分设向阳区和红星区。1971年铜陵特区设铜山区和郊区,芜湖市复设四褐山区,铜陵特区改设地级铜陵市;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1973年芜湖地区的芜湖市划归省直辖。1974年徽州地区太平县划归池州地区;池州地区铜陵县划归铜陵市。1975年马鞍山市撤马鞍山区,设四新、花山、雨山、向山4区;复设县级屯溪市,设县级阜阳市。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1955-1976年安徽省地图

3.4 1977年-1999年

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地区改为地级市,很多县改为县级市或区。

1977年阜阳地区凤台县划归淮南市;宿县地区濉溪县划归淮北市。1978年设县级六安市。1979年设县级宿州市;撤马鞍山市郊区;安庆地区安庆市改为省直辖;马鞍山市四新区更名金家庄区。1980年撤池州地区;淮北市设杜集区和烈山区,蚌埠市设郊区;徽州地区宁国县划归宣城地区,芜湖地区芜湖县划归芜湖市;芜湖地区更名宣城地区;铜陵市向阳、红星2区分别更名铜官山区和狮子山区;淮南市古沟区更名潘集区。

1982年滁县撤县设县级滁州市;设县级巢湖市。1983年复设马鞍山市郊区;撤巢县;太平撤县设县级黄山市,由省直辖;六安地区肥西县和巢湖地区肥东县划归合肥市;宣城地区繁昌、青阳、南陵3县划归芜湖市;宿县地区的怀远、固镇、五河3县划归蚌埠市;宣城地区的当涂县划归马鞍山市。1986年亳县撤县设县级亳州市;撤淮北市郊区和马鞍山市郊区。1987年宣城撤县设县级宣州市;撤铜陵市铜官山区;设地级黄山市和徽州区,驻原屯溪市,县级屯溪、黄山2 市改设屯溪区、黄山区;撤徽州地区,歙县等4县划归黄山市,石台县划归安庆地区,旌德、绩溪2县划归宣城地区。

1988年撤安庆地区,所辖8县划归安庆市;贵池撤县设县级市;设池州地区,辖贵池市和原安庆地区的东至、石台2县及原芜湖市的青阳县。1989年界首撤县设县级市。1990年撤芜湖市裕溪口、四褐山、郊区3区设鸠江区。1992年撤滁县地区和县级滁州市,设地级滁州市和琅琊区、南谯区;撤宿县、六安、阜阳3县分别并入宿州、六安、阜阳3市。1993年天长撤县设县级市。1994年嘉山撤县设县级明光市。1996年桐城撤县设县级市;撤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地级阜阳市和颍州、颍东、颍泉3区。1997年宁国撤县设县级市。1998年撤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地级宿州市和埇桥区。1999年撤巢湖地区和县级巢湖市,设地级巢湖市和居巢区;撤六安地区和县级六安市设地级六安市和金安、裕安2区。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1977-1999年安徽省地图

3.5 2000年至今

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三分巢湖。

2000年撤销县级亳州,设立地级亳州市和谯城区,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3县;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撤销宣城地区及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2011年撤销地级巢湖市,原居巢区改为县级巢湖市,与庐江县一起划归合肥市。原和县(沈巷镇除外)、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原无为县、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市。2012年撤销马鞍山市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花山区;设立马鞍山市博望区。

2015年12月将六安市寿县划入淮南市;分析霍邱县姬野镇、三元镇、孙岗乡设立六安市叶集区。2016年1月将原隶属于安庆市的枞阳县划入铜陵市管辖;撤销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官区;铜陵市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2018年,撤销潜山县设立潜山市。2019年,撤销广德县设立县级广德市;撤销无为县设立县级无为市。2020年撤销繁昌县和芜湖县设立繁昌区和湾沚区。同时,将弋江区和三山区合并成立新弋江区。

截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共有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共104个县级行政单位。合肥市辖4区1市4县;六安市辖3区4县;宣城市辖1区2市4县;芜湖市辖5区1市1县;蚌埠市辖4区3县;淮南市辖5区2县;马鞍山市辖3区3县;淮北市辖3区1县;铜陵市辖3区1县;安庆市辖3区2市5县;黄山市辖3区4县;滁州市辖2区2市4县;阜阳市辖3区1市4县;宿州市辖1区4县;亳州市辖1区3县;池州市辖1区3县。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2022年安徽省地图

4.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1)地级市过多,造成管理成本高,资源浪费安徽省行政区划面积并不算大,却分了16个地级市,周边的江西省11个,湖北13个,山东16个,河南17个,江苏13个,浙江11个,考虑地域面积及人口数量,安徽省16个地级市总体偏多。过多的地级市数量,不仅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还导致省内行政壁垒重重,经济发展处处掣肘,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很有潜力的城市也因多处受制而难以发展起来。

(2)部分地级市面积及人口过少,城市等级和城市规模偏小。从面积看,16个地级市中,面积最大是六安市,达到15451平方公里,最小的是淮北市,只有2741平方公里,只是一个县的面积,另外铜陵面积也只有3000平方公里左右。从人口看,人口最多的是合肥市,人口接近950万,人口较少的有铜陵、池州、黄山三市,人口均只有130万左右,此外马鞍山和淮北两市也只有200万左右。目前安徽仅有合肥1个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芜湖、淮南2个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300万),其他城市基本都是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江苏则有1个特大城市和3个I型大城市;浙江有1个特大城市和一批I型大城市和II型大城市。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安徽省2021年各地级市人口与面积情况

(3)地级市综合实力整体不够强。目前安徽万亿元城市仅有合肥,除了芜湖GDP总量超过4000亿元,其他地级市全部低于4000亿元,2021年、2022年池州、黄山相继刚刚突破千亿元大关。而江苏万亿城市数量达到4个;浙江万亿城市数量达到2个。

4.2 调整建议

考虑水系流向、历史传承、风俗习惯,地域面积(地级市面积最好超过5000平方公里)、人口(每个地级市人口平原不低于300万,山区不低于200万)、管辖范围,对安徽省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设想:

(1)舒城划入合肥市。为便于治理巢湖,将历史上属于庐江府的六安市舒城县划入合肥市,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另外肥东肥西撤县改区,包河区、瑶海区合并为包河区,庐阳区、蜀山区合并为庐阳区,至此合肥市辖4区(庐阳区、包河区、肥东区、肥西区),3县(庐江县、长丰县、舒城县),1县级市(巢湖市)共10个县级行政单位。

(2)芜湖马鞍山合并。芜湖、马鞍山城区基本上快连接到一起,同城化趋势加剧。历史上同属太平府。将两个有历史渊源的袖珍型、工业城市马鞍山市与芜湖市合并有利于做大做强芜湖市。原马鞍山市区降格为县级马鞍山市由芜湖代管;芜湖市镜湖区区政府片区与鸠江区合并为鸠江区,镜湖区飞地与弋江区合并为弋江区。芜马合并之后,人口接近600万,经济总量超过7000亿元。合并后芜湖市辖4区(弋江区、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4县(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南陵县)、2县级市(无为市、马鞍山市)共10个县级行政单位。

(3)铜陵市与池州市(除东至县)合并。将历史上同属池州府的铜陵市与池州市(不含东至县)合并,市府可设置在居中位置的现池州市区。原铜陵市区降级为县级市由池州代管。两市合并后,新池州市辖1区(贵池区)、3县(青阳县、石台县、枞阳县)、1县级市(铜陵市)共5个县级行政单位。

(4)东至县划入安庆考虑当年安庆市失去枞阳县,为弥补安庆市,将东至县划入安庆市,便于安庆市实现跨江发展,做大做强安庆市。此外,怀宁县撤销设立怀宁区;迎江区、宜秀区、大观区3区合并为宜城区(宜城为安庆古名)。新安庆市辖2区(怀宁区、宜城区),5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东至县),2县级市(潜山市、桐城市)共9个县级行政单位。

(5)绩溪县、婺源县划回黄山,黄山市改名为徽州市。建议将宣城市绩溪县,同时争取将江西婺源县划回徽州(这个难度很大,毕竟从水系走向看更适合呆在江西),恢复古徽州,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另外屯溪区与徽州区合并为屯溪区,至此徽州市辖2区(黄山区、屯溪区),6县(祁门县、休宁县、黟县、歙县、绩溪县、婺源县)共8个县级行政单位。

(6)六安划出舒城,划回寿县。考虑寿县历史上与六安的关系,建议将寿县重新划回六安市,同时因水系及历史将舒城划入合肥市,至此六安市辖3区(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4县(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寿县)共7个县级行政单位

(7)淮南市(除寿县)、滁州市凤阳县划入蚌埠市。考虑到淮南属于资源型城市,淮南与蚌埠城市同城化高,建议撤销地级淮南市(除寿县)并入蚌埠市。原淮南市区设立县级淮南市。考虑凤阳县离蚌埠市区非常近,而离滁州市区较远,历史上蚌埠市区归属于凤阳县,建议将凤阳县划入蚌埠市;怀远县撤县设县级市;龙子湖区与淮上区合并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合并为禹会区。至此蚌埠市辖2区(龙子湖区、禹会区),5县(五河县、固镇县、凤阳县、凤台县),2县级市(淮南市、怀远市)共9个县级行政单位。

(8)宿州市与淮北市合并。淮北市面积太小,并且将宿州与砀山和萧县隔开。考虑宿州市与淮北市两市相隔较近,历史上同属宿州,建议撤销地级淮北市,整体并入宿州,原淮北市区降为县级市由宿州代管,原淮北市杜集区梁园镇复归萧县管辖。依托宿州市区和淮北主城区,合并之后的新宿州市将成为淮海地区又一个中心城市。新宿州市辖1区(埇桥区),5县(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濉溪县),1县级市(淮北市)共7个县级行政单位。

(9)滁州市凤阳县划入蚌埠。滁州市凤阳县划入蚌埠,同时南谯区与来安县合并为南谯区。新滁州市辖2区(琅琊区、南谯区),2县(全椒县、定远县)、2县级市(天长市、明光市)共6个县级行政单位。

(10)宣城市划出绩溪县。宣城市划出绩溪县后辖1区(宣州区),3县(郎溪县旌德县泾县)2市(宁国市、广德市)共6个县级行政单位。

(11)亳州市、阜阳市保持不变。考虑阜阳市、亳州市两地人口及面积均不少,两地若合并人口将超过1300万,地域面积将达到2万,反而不利于各自发展;同时考虑亳州属于历史文化名城,故建议两地暂时保持不变。亳州市辖1区3县共4个县级行政单位;阜阳市辖3区1市4县共8个县级行政单位。

经过上述调整后,安徽省辖12地级市,数量相对合理,每个地级市管辖面积和人口相对均匀。

以上纯属一家之言,仅当娱乐,如有不妥,请多指教,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徽州研学旅游网 » 休宁县撤县设休宁区(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简史及调整建议)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热门文章

  •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