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一山岂止一世界

伦敦的导游词(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来源网络]阅读(43)

突然跳出介绍美国,这篇转向英国伦敦,主要是因为前面一篇介绍的是纽约,而在全世界,只有2个城市被列为超一线城市,另外一个就是伦敦,我们这次暂时穿插一个伦敦,也是一个相当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我非常喜欢这座城市…


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我的文章带有很强的个人偏好,希望不会影响到你的阅读,我只介绍我心里对这个城市的期待与看法…就像前面介绍纽约的时候,我会在众多的景点里,突出介绍纽交所和旁边的铜牛,主要我是一个小小的股民,股民应该会懂我介绍这个的原因,那么一样,到了英国,到了伦敦,不得不重点介绍的就是英超,唉,喜欢的不行,我现在就带你去膜拜2家俱乐部!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看的一场切尔西主场对斯托克的比赛球票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HOME GAME DAY

作为一个在中国都熬夜看英超的球迷(现在在美国看球时间就很舒服了,一般周末的比赛最早开球时间在美东早上7点,一般能看到下午,免费的),到了伦敦怎么会放过现场看球的机会?一定要去!

英超大球队的主场球票基本都给买季票的人给包了,但他们的票可以单张转让,不想看的比赛你可以单独把这场的球票拿出来转让,很多去伦敦的中国人韩国人都喜欢去现场看看比赛,就有一些在伦敦的中国人或者韩国人在倒票,我就是在他们手上买的,现场根本无票可卖!价钱也还能接受,票价一倍不到的样子,毕竟流出来的票少,贵就贵点吧…

再早在上海的时候,也去申花的主场看过几场现场,看球迷那劲儿头,光着膀子的、叼着烟头的、好像一个星期没刷过牙的在那喷着的…反正,基本上他们全场屁股是不挨着凳子,估计平时这群人太压抑了,需要释放一下压力,估计是因为这个,我实在想不到有任何的理由至于这样,随便吧,存在就当他合理…

回到伦敦,他们看球和我们相反,屁股很少离开凳子,一般嘴里发出的声音是惋惜,手上的动作是鼓掌,对了,有站起来的时候,就是当主场球员被换下的时候,大家会起立给他们鼓掌…英国产足球流氓,但都是场外,都和酒有关,所以我更愿意叫他们酒后闹事…

切尔西我的最爱,看过后满足了,喜欢足球的朋友到了英国,一定要去他们的主场看看,非比赛日都可以买票参观,会有导游讲解,很不错。。。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也看了看阿森纳主场

接着介绍的现在很火,为什么会火,2个人,一个就是刘某花了2个多亿买回来一只可以掌握的鸡缸杯;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这几年火了一个叫“马嘟嘟”的大咖,没事就和我们“嘟嘟”马老师我很喜欢,当然我更喜欢他的博物馆里那个汝窑器。。。

到了伦敦,你不去大英博物馆,那你说还你去哪?去了大英博物馆你不去中国馆,那你去那干啥?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他们的镇馆之宝

大英博物馆是我去过的历史博物馆里东西看起来最好的,精品多啊,特别是中国馆,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明宣德、大明永乐的盆盆罐罐碗碗…真想帮我们祖国给捎回去几件!不过放在一个能很好保护我们这些传承了优秀历史文化器物的地方,也是不错的,往好里想,至少我们现在还能够完整的欣赏到它,放哪都是放,都在地球村子里。

真的很漂亮,你隔着玻璃都能感觉到器物的景致与完美,现在我们的美学退化很多,“不丑不火,不怪不潮”,社会是进步了,人的观点是改变了,但真的美的东西能传承上千年,假的美的东西流行多久就不好说了,所以换季出新,因为他们也在不停的否定前面的自己,他们心里也觉得前面的太丑了…只是他们自己不承认而已!

大英博物院一天是看不够的,我去了好几次,你可以现场租一个中午的讲解器,安下心来听听里面的讲解,累了在博物馆里面享受一下英国下午茶,唉,相当美好,遗憾就是他们让我带走。。。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馆内一景

最后,说到伦敦,不介绍大本钟说不过去,地铁威斯敏斯特站出来,就到了英国景点最集中的地方,有大本钟、伦敦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泰晤士河、国会会议厅…都值得去看看,就是人多,都往那跑,你不去还挺遗憾,只能凑凑热闹了。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大本钟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儿子在放眼全球

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值得你去游览,我在英国呆了将近一个月,感觉好像还是有很多很多地方没去过,下次吧,打字太累了,我先啰嗦这么多。

伦敦以什么结尾呢,想不起太确切的语言来形容这个城市、来形容这个国家,就算给个小小的建议吧,假期太短的话,还是别去英国,别去伦敦,因为你会迷失在这座城市,魔性最强的城市:伦敦!

(此文作给2016年7月之再次伦敦行,图文均原创)

Chris带你去看英国——伦敦

我车战衣

伦敦 科学博物馆 导游(伦敦科学博物馆开放时间)

[来源网络]阅读(35)

伦敦塔叫做塔,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塔,他的全称为“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Her Majesty’s Palace and Fortress, The Tower of London),本质上是一座城堡。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塔位于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北岸,紧邻塔桥,早在1000年前的1097年便已建成。最初是为控制整座伦敦城而建,曾是皇室权利的象征。当詹姆斯一世在1625年退位后,伦敦塔也告别了其作为宫殿的历史,在这之后这里先后被用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天文台、监狱等。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如今的伦敦塔作为英国各个时代历史智慧的结晶,陈列着王冠、兵器与盔甲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走出Tower Hill地铁站,跟随略显拥挤的人流,在晴朗的夏日上午,伦敦塔很快便展现在眼前。这里比想象中的样子更为壮观,十余米高的棕灰色建筑在周遭低矮的建筑面前格外显眼,中世纪的城堡造型与一旁现代化的房屋格格不入,仿佛穿越一般来到我们的面前。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塔是英国少数几个需要安检的景点之一,毕竟这里有着皇室的背景和博物馆的属性。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塔并非单独的城堡,而是一组塔群,包括多次重建的的防御措施和国王王宫,威克非塔、圣托马斯塔等十余个塔楼以及核心防御措施–白塔,以及“叛离者之门”等建筑。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白塔、格林塔、珍宝馆是伦敦塔群中最为重要的三处建筑。伦敦塔的中心是一座诺曼底式建筑的白塔,这是塔内最古老的建筑,也称为大塔和中央要塞,高三层,在其上端建有塔楼。白塔高90英尺,即27米左右。白塔的四周有内外四层的多座防御性建筑,在最外层的四周还没有护城壕作为监狱,这里关押过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也曾通过护城壕圣托马塔下的叛徒门进入伦敦塔而被监于此。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白塔左侧的是格林塔,那里按照维多利亚女王的命令立着一个标牌,指明断头台的所在。那些觊觎王位的最高层人物在此被斩首,有数不清的人在城堡内丧命,不少王室成员也葬身于此,这里也因而总是和鬼魂联系在一起。从此无数的鬼魅似乎就顺理成章的徘徊在伦敦塔内,而更为奇特的是还有许多游客都声称自己曾亲眼目睹过这些游荡的鬼魂。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在城堡的某些通道里,有些游客会感到莫名其妙的阴风袭来,即使是在燥热的夏季,而且还能听到呓语般的嗫嚅声,甚至,还有人声称看到过白花花的影子若隐若现……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珍宝馆是伦敦塔群中最不容错过的建筑,这里展出了皇室全套御用珍宝。整座塔中都是让人目不暇接的收藏和宝贝,其中最重量级的陈列在珍宝馆一层一间明亮的玻璃柜中,参观者需要站在自动步道上缓缓前进的同时进行参观。展柜上方显示着这些珠宝辉煌的历史,播放着曾经的加冕场景。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鉴于整座珍宝馆完全禁止摄影与摄像,要想目睹女王陛下的珍品,还需亲自前来。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塔的导游与卫兵装束都非常有特色。导游身着监狱看守的服装,卫兵则依然穿着传统的制服,头戴高高的黑色熊皮帽。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塔群中间的绿地上,摆放着曾经在皇室以上上用过的礼炮等设备,以及一些与皇室关联紧密的动物雕塑,比如关乎英国国运的神鸟乌鸦,堪称这里的守护神。

伦敦城内的千年古堡,竟流传着鬼魂的传说

仿古旗导游旗子

[来源网络]阅读(32)

提起大运河,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至今部分河道还在通航的京杭大运河,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条湮没在历史与黄土之中的隋唐大运河。今日人们说起隋炀帝杨广的功过是非,也总是会提到他所下令修建的那条大运河,但许多人并不清楚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运河,且经常误认为那是京杭大运河。

其实,这两条运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时间不同,地理不同,修建的目的也不同。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朝始兴,唐宋鼎盛,南宋以后逐渐衰败。而京杭大运河在元朝修建,明清时清理疏通,至今仍在部分通航。前者以洛阳为中心,整体呈一个“人”字。后者以北京为重心,裁弯取直,不再经过洛阳,大体呈一条直线。虽然都是自北京起,至杭州终,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甚至有些航段重叠,但是它们确确实实是不同的。

自宋代始,中国进入“运河中心”时代?

我们如今谈到的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个系统。

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前的社会形态是内陆中心时代,宋代开始成为“运河中心”时代。而这个转变是由隋唐大运河完成的。和京杭大运河相比,隋唐大运河对中国人文地理等诸多面貌的形成有着更为重要的初始意义,至今,在隋唐大运河沿岸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运河时代”的重要物质和精神遗存。

鉴于隋唐大运河在现代逐渐模糊不明的状况,以及它对挖掘中原文化的独特意义,张秉政和他的考察团队花了3年时间,从2013年9月到2016年10月,走访了运河沿岸的30多个地县市,以古运河时的通济渠、永济渠为中心,记述了两渠的渊源和演变,考察了沿岸古代风貌(如水流、变迁、设施和漕运管理等)和沿岸风物(如民风民俗、古代陶瓷等),以及两渠沿岸各个城市的特殊风貌,最终整理成了一本近千页的文集。在这本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书中,集中了大量考古研究成果、历史资料,以及沿岸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作者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考镜源流、条分缕析的考证文章,又有不同风格的散文札记、采访实录,以及大量鲜明丰富的图片。

在日前举办的座谈会上,杨庆祥谈到:这本书不仅仅属于淮北,属于大运河,它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中国,在更开阔的意义上属于世界。它不是一部冰冷的知识的编纂,而是带有切身的生命温度的、身体力行的书。这很重要,特别是在当下学术八股盛行和教育畸形发展的状况下。尤其是,它有着特殊的文化地理意义。以西方为例,西方史学最重要的开山之作是色诺芬的《远征记》(《长征记》),可以说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行走”很关键,它呈现的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文化面向。而西方学界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长征才深刻地认知了中国。对隋唐大运河的考察也可以说是一次“远征”。

今年也是五四百年,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一个最核心的命题就是如何在西方的精神力中找到中国的自主性,一百年来我们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学者酒井直树在1930年考察中国长江流域时,得出一个偏见性的结论:长江中下游的地域非常单调、非常贫瘠,这说明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单调的、没有生机的、面目模糊的,是要被现代淘汰的人。他认为中国的元气在秦汉,而继承这一元气的是日本大和民族,由此,他建立起了侵略中国的理论根基。而另外一位法国学者谢阁兰却持不同的看法,他曾多次来到中国考察西安,写下了许多重要的中国著述,他的研究使我们意识到,要在人文地理学的层面上去寻找中国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这本书的意义也在于此,我们应该从一草一木、一地一城、一山一河中去建构现代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自宋代始,中国进入“运河中心”时代?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不过,随着张秉政一行人漫长的考察,他们也见到了许多令人失望的灰败场景,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围绕古建筑过度开发,一方面存在轻文物管理保护,重旅游开发,把运河当作摇钱树,大造豪华仿古建筑,打造假民俗文化一条街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重申遗轻管理的问题。2014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官方承诺给予最好保护。但如今,许多文物遗址都面临着几近破坏的现状。所以张秉政特别提了一笔:“有人提出要让‘运河活得有尊严’,但至今尚未有一部法规和条例保护运河,谈何活得有尊严。”在这个意义上,此书对于反省当下的现实,也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其实早在1984年,也曾有团队考察过隋唐大运河的沿岸状况,并有相关成书出版,但那时主要是从政治经济考量着手,对文化方面的考察寥寥,反响也并不大。如今张秉政的《运河·中国》在文化考察上发力,突破了不少前人的意识观念窠臼,尤其具有文化地理学的意义。经时代华文书局授权,我们选摘了《运河·中国》一书的部分内容。

自宋代始,中国进入“运河中心”时代?

《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作者:张秉政,版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年1月

1

沿岸风物考

沿岸的许多风俗可上溯到人类初期,有的虽被后世改造,但依然有原始风俗的影子。

如祭祀民俗,《诗经·豳风·七月》就记载了西周此类活动。人们到了十月,便结束了田野农活,从临时居住在田野中的“庐舍”回到家中,用火烘暖房,用烟熏走老鼠,用泥巴把阴面北向窗户堵住以避风寒,一家男女老幼围在一起准备过新年。新年之际,取出用枣、稷谷酿造的美酒,抬上宰杀的羔羊,围着火炉聚坐一起,高举牛角杯,一边感谢祖宗和神灵的保佑,一边祈愿来年有好收成,在热烈和欢乐的气氛中度过年节。农业的丰收与气候、土地有关,人们为了风调雨顺祈求神灵,遂产生祭社神、稷神、风神、雨神的习俗,千年相沿。至今一些地方在祭祀时还供上整猪、整羊,以及鸡、酒。

黄河入海口一带(今渤海沿岸),渔民下海前,除敬龙王和海神外,还有许多禁忌,出海日期讲究“三九”,渔民忌讳“翻、停、破、漏”字眼,初一、十五,家属要到海边为亲人祈福。煤矿要祭窑神,窑工抬着整猪整羊,一路放鞭炮,来到窑神庙祈福。至今下井时还用到祭窑神的字语,如推车下料称“搡”下去,塌方叫“冒顶”。

2

出土陶瓷考

运河自开通后,从隋至元初,六百多年的通航,曾经几度兴衰,浚而塞、塞而疏,大量的陶瓷经过这条黄金水道运输,从北方的海河到黄河、准河、长江、钱塘江直到出海口,沿途多少州县、郡府、城镇,上上下下、集散转运,期间因各种变故而散落、遗弃在河道里的瓷器包括完整的、残破的,数量相当惊人,淮北和宿州的运河考古已证实,运河就像一条大展示带,它把六百多年间我国东西南北中的各个大小窑口的各个时代的瓷器展示了出来。

1999年,在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埋没千年的隋唐古运河码头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沉船和石构建筑等文物。从这些出土的陶瓷器看,多为日用品,但也有相当部分属于高档次的贡品级别,造型之精美十分罕见,代表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一段辉煌。它们不仅是隋唐大运河文明史的见证,也为人们研究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实物资料。

自宋代始,中国进入“运河中心”时代?

柳孜遗址石构建筑

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特别值得关注,它就是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景德镇窑最迟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首创,其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的审美情趣,给人以青莲素爽之感。

到了五代时期,中原动乱,南唐偏安,部分北方白瓷窑的工匠逃往南方,与南方青瓷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青白瓷”这一创新品种。靖康之变后,随着宋室南迁,河北定窑的许多窑主和制瓷工匠也随着南下。北方工匠又带来了定窑瓷品新的制作技术。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原以光素者居多,其间亦有刻花,受定窑工艺影响,景德镇窑所烧的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代替。青白瓷作品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其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薄胎的花纹在对光看时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在两宋即成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同时还大量出口外销。

大运河柳孜遗址考古发掘的青白瓷的纹饰,多以淡雅、高贵之图案为主。胎体薄的青白瓷作品,能通过光照和纹饰深浅,映射出阴阳明暗、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它灵活巧妙地利用了胎釉的各自优势互补,使纹饰在釉色的衬托下,既增加纹饰的立体感,又使其外表依然平滑洁润。

自宋代始,中国进入“运河中心”时代?

景德镇窑青白瓷

柳孜遗址文化层深约七米,由于堆积不同,河道可分七至十个地层。七至九层为唐代河床堆积。从第五、第七代表唐宋两个时期的探方地层和宿州市的运河遗址发掘情况看,河道沉积的沙土层,沙细如粉,遇水即湿,过水即透,见风就干,土壤的透气性非常好,经酸碱度测定为碱性,运河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保存了千年。这是形成运河出土瓷器表面呈现亮、新特征的根本原因。

大运河出土瓷经历了前七百年的水环境,后七百年的土环境,中间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流沙环境,特殊的环境造成了特殊的品相,这是与其他环境不同的,是介于“出土瓷”与“出水瓷”之间的一个门类。

瓷器对水路运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没有隋唐大运河的沟通,西部和北部窑业的外销将受到制约,同样可能因销路而影响规模,因规模而影响效益,因效益而影响技术发展,对唐代“南青北白”格局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

3

纪行诗文考

唐代的运河治理基本上是沿用前代体系而只做了局部变更调整,因此后人有“隋朝开河,唐宋受益”之说。唐代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代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创造了大唐盛世。文人侠客经常依水陆往返各地,以实现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愿望。自然,运河这一意象在唐诗中大多与此有关,而以安史之乱为界运河在唐诗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味。

北宋皇朝定都开封,运河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载,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庚辰,御札曰:“经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今汴州水陆要冲,山河形胜,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爰自按巡。益观宜便。俾升都邑,以利兵民,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宋朝在经济上更加仰仗东南,十分重视开发运河交通运输。通过开凿整治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以及江淮运河、江南运河、两浙运河等重要运河河道,把江浙、两准、荆湖等南方地区与河北、京东、京西及京畿一带等北方地区连接起来。南宋王朝都杭州,偏安东南一隅,可以说运河即是其生命线,自然是大力疏浚江南运河以保证运输安全。因此,宋代才是运河的真正繁荣期,大量描写运河的诗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在延续隋唐开拓的领域同时,宋代诗词深入细致地刻画了运河百态。

自宋代始,中国进入“运河中心”时代?

隋唐大运河原貌,通济渠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元代,运河一变而为京杭大运河,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江南运河,或改道,或废弃不用,隋唐大运河名存实亡。这是由于南宋时期政治中心南移,宋金以淮河为界,在政治上互相对立,运河遂被切为两段,不复是连络黄河与长江的水道。因此,运河在淮河以北的水道,因为水流断绝完全堙塞,永济、通济二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而江南河此时却成为南宋行都临安(杭州)与全国各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尤其南宋建炎二年(1128 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王朝人为决河,使黄河“自泗入淮”。据《揽辔录》记载,北宋灭亡后50年,南宋名臣范成大出使金国的时候,“河已塞”,大部分河段已经断流。元、明、清时期,朝廷重修大运河,将河道直接取直,由北京直通苏杭。永济渠改为通惠河,通济渠亦日益落寞,仅成为一些文人骚客吟诗填词寄托哀苦的荒草废堤。

元代的遣兴咏叹侧重于怀念宋朝与慨叹历史变迁。如高明《题孟宗振惠麓小隐》:“汴水东边杨柳花,春风散入五侯家。繁华一去江南远,闲汲山泉自煮茶。”黄溍《凤凰山》:“沧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遗老叹荒凉。为言故国游麇鹿,漫指空山号凤凰。春尽绿莎迷辇道,雨多苍荠上宫墙。遥知汴水东流辟,更有平芜与夕阳。”

明代诗人更多的不是针对某一朝代的感慨,而是对自秦汉至所处时代的历史回顾。如高叔嗣《东壁偶题》:“皂帽辽东客,青门汉代瓜。宁知汴水上,更有野人家。巾服临秋换,壶够自远赊。闲身与逸兴,并向物情夸。”刘基《次韵和石末公红树诗》:“红树漫山驻岁华,玄冬惊见眼生花。井陉旗帜军容盛,汴水帆樯御气赊。春草凄迷金谷障,夕阳照灼赤城霞。靡萍丹木扶桑里,惆怅谁乘博望槎。”

清代诗人继续回顾反思历史教训。如纳兰性德《浣溪沙》:“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消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费锡璜《汴城晚望》:“落木萧萧汴水清,云沙何处雁飞声?河蟠雍豫千支合,地拓中原万里平。累代废兴难屈指,百年禾黍独关情。《梦华》空有遗民记,不是宣和旧帝京。”多是借古喻今,感慨时空变幻,世事无常,抒发己之不遇之情,“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4

沿线城市风貌考

十大考古新发现——淮北柳孜

大运河通济渠淮北段,现在被沿线百姓称为“隋堤”。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隋唐大运河,由黄河的水性决定,汴渠段早已成为地上悬河;通济渠湮塞后,自元以来近700年,只见堤,未见河。后人眼里,河便成了“隋堤”。沿汴百姓,辈辈相传:“自古黄水不过隋堤。”于是在黄水肆虐的隋至民国的1000多年间,隋堤就成了百姓祈求平安的“圣堤”,没人敢动它一锨一土。这便是珍藏于隋堤以内的大运河遗存被完好佑护至今的原因。

1999年淮北柳孜考古发掘,以不争的事实了断了通济渠(汴渠)南线、北线的千年之争,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柳孜运河遗址是隋唐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清理出石构建筑、木质沉船、瓷器、铜钱等一批重要的遗迹遗物,为了解、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柳孜镇是隋、唐、宋代通济渠岸边的重镇,《宿州志》载:“柳孜为巨镇,有庙宇七十九座,井百眼。”此次发掘证明了柳孜镇不仅是一个运漕中转码头,也是一个很大的商旅集散中心。发掘获得的大量唐宋以来8个朝代、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尤为珍贵。史载,唐咸通九年(868年),藩镇割据,庞勋叛乱,派部将姚周屯兵柳孜,控扼漕运,以断京师粮路。朝廷派康承训率兵马7万围困柳孜。宋时,杨存保曾与金兵战于柳孜,亦为控扼漕运,以供京师。柳孜虽为小镇,但地当要冲,控扼漕渠,商旅要会,百货转承,能屡见史载。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历史图集》中,唐宋时期准北的版图上就仅标有临涣、柳孜两个地名。

自宋代始,中国进入“运河中心”时代?

柳孜遗址

“东方庞贝”——泗州

在今江苏省旴眙市,以盛产龙虾著称的泗州城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曾经是历史上淮河下游的一座重要都市,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与淮河交汇之处。它扼守淮河两岸及南北大运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端口岸,具有突出的战略、交通和经济位置。

谁也不曾想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遭没顶之灾,至康煕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直到几百年后的2014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专家汇聚江苏淮安市盱眙,因洪水肆意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原盱胎县泗州城经过3年多考古发掘,已确定了古城遗址范围,一大批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

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时毁于战乱,唐代时重新兴建。由于泗州城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为中原区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冲,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加之漕运事业日渐兴旺,泗州城所傍的汴河对岸又建设了一座新城,新城的发展更快,其规模逐渐超过老城区。

明代,两城之间的城墙被拆除,使两城合二为一,为防水害,将唐宋时建筑的土城撤去,更以砖石,成为现今国际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原汁原味的的地下(水下)古城。宋代,泗州城已十分繁华,历史上称为“奔驰马骤无间时”,加之景色秀丽,朝廷政要、文人墨客无不慕名前来,王安石、苏东坡、米芾、白居易、韩愈等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明代,泗州城城中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更为繁盛,其鼎盛的原因除了经济外,还有一个重大的政治背景,即朱元璋的祖陵建其北侧,每年各类“祭祀”活动使泗州城成为朱明王朝的行宫,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古泗州城还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全国五大名刹之一的僧伽塔就建在泗州城内(《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即“僧伽大师”)。

作者 张秉政 导语、整合 风小杨

编辑 张进 校对 翟永军

仿古旗导游旗子(陕西有一群姓“且”的,原先是沮氏成员,因为避祸才丢掉三点水)

[来源网络]阅读(30)

源深流长

□ 鄢 莉

出租车司机把沮华送到城楼下就再也不肯往前开了。“你自己看看嘛,古城哪天不堵车,碰上高峰期二十分钟都不动地方。”他拍着方向盘说,“反正你是来旅游的,就多走几步呗,只当是体验俺们古城的生活了。”

果然,前方四条静止的车流正从一大两小三个门洞里延伸,还有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蹦蹦车向城楼下簇拥。交警们声嘶力竭地呼喊,在空中挥舞手臂,好像要制造一道无形的堤坝把车流截断。想想也是,假如一座城市只有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交通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即使它只是一座面积三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城。

沮华扫码付款,下车,把十五寸双肩电脑包甩到身后。出租车停下的地方是春申广场,视野开阔,迎面正看见春申君站在四匹骏马拉着的高车上,一副傲视四方的姿态,和某古装剧里大女主初恋男友的形象毫不搭界。广场旁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石碑被他衬托得顿时显得不起眼了。

从广场旁边流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淝水,被它环绕的城楼相应地叫做“通淝门”,体量虽然比不上西安的老城楼,却同样有一种宏大壮丽的气势,两重檐的造型规整庄严,彩旗招展,灯笼高悬。在中国古建筑里,城楼是沮华最喜欢的类型之一,或许正因为那厚重的墙体和敦实的门洞,天然就给人一种稳妥的安全感吧。

走过春申广场,沮华顺着城楼两侧的台阶上了城墙,城墙有两层楼高,靠外的一侧俯瞰淝水和河边的绿化带,靠里的一侧正对着一条旅游商业街,挤满了炸鸡店、奶茶店、时装店和玩具店。周围游人成群,汉服小姐姐举着自拍杆摆造型,本地的孩子们坐在石凳上吃着冰糕。

她向前走了五六十米,找了个清净的垛口侧坐下来,居高临下地往下张望。从这个角度很容易代入古代守城士兵的角色。尽管知道脚下的城墙是在明清的基础上翻新的,她还是忍不住幻想城下满是仰攻的秦国士兵,而身穿楚国甲胄的自己正弯弓搭箭的情景。

坐了半晌,沮华起身沿着里侧的斜坡走进城内,沿着内环路前行。国内的县城大多千篇一律,新老建筑混杂,大街小巷拥挤不堪,四处都升腾着热闹喧嚣的烟火气。可是,她仍然很轻易地找到了些许旧楚都的气息——才走了十分钟,就路过了两家叫“楚风”的宾馆、一家叫“楚宫”的餐厅和一间“芈月鞋店”。她踅进鞋店,转了两圈,装作试穿一双厚底老爹鞋,趁机和女店主搭讪:“你这鞋店名字挺有意思啊。”体型富态的女店主双手抱在胸前,笑而不答。

走出鞋店,继续在陌生的城市漫步,沮华突然感到一阵恍惚。

她来古城纯粹是突发奇想,没有任何相关预案。仅仅几个小时之前,她还在合肥国际会议中心的文博会上。点卯了开幕仪式,把几个展馆都转了一遍,只花了一天半时间,稿子也很快敲完发回了报社的融媒体中心。本来她计划顺便采访一位徽剧大师,为“文化客厅”栏目积累素材,然而突然接到大师的电话,说临时有急事把见面取消了。

看来只好提前返程。沮华退了酒店房间,订了去火车站的网约车,就在前台交还房卡时,却蓦地被摆在大堂的一个易拉宝吸引住,是寿县的官方旅游广告,画面正是以标志性的城楼和城墙为背景。她心里一动,于是当即掏出手机,三下五除二地改签了车票,抢到了当天班次的最后一个坐席,便有了现在这么一趟私下里的寿县之旅。

必须承认,就是广告上那句“最后一座楚国都城”的宣传语打动了她。

事实上沮华也清楚地知道,真正召唤她来到古城,让她与这座古城发生联系的,却是她身体里某种神秘的物质——生物学家称之为DNA的东西。

从小到大,沮华对家族血缘的兴趣完全来自于她的姓。

“沮”字不仅字形和读音都很古怪,并且作为姓氏来说数量是那么稀少。同时它还很不容易和别的字搭配起来组成一个好听的名字。沮华认识两个“黎明”、三个“张弛”、一个“高洁”,然而若是姓沮,她只能想出一个词组——“沮丧”。上学之后,调皮的男同学给她取了“狙击手”和“菊花”两个外号,让她在整个学生时代都抬不起头来。

长久以来,除了老家几个不常走动的亲戚,沮华没有遇到过一个同姓之人。到报社上班之后,有个在政法线当通讯员的警察帮她在户籍系统里搜索过,原来她居住的这座人口上千万的城市里共有七个人姓沮。这七个人当然包括沮华和她的爸爸老沮。至于其他五个呢?他们必定散布在城市的角落,好似一群潜伏在暗处的同党,那个稀有的姓氏就是他们秘密接头的暗号。

沮家曾经是有过一部家谱的,可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失落了,连沮家的祖坟也在大修农田水利的时候被荡平。这两件事成为了老沮心中永远的痛。不过物质证据虽然消灭了,老沮却不忘在非物质的层面延续着老沮家的传统。他一遍遍向沮华灌输老辈人口口相传的说法:沮姓原本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姓,赵国被灭之后他们才四散迁徙。东汉时期沮家曾出过一位大将军,南朝又出过一位皇后,他们这一支沮姓就是沮大将军和沮后的后人。

老沮说得言之凿凿,不由得沮华不信。她只是有几次怀疑过,“沮”这个饱含水汽的字似乎更属于南方,却与缺水的北方扯不上关系。

当然她也只是想想而已。

最开始冒出做基因检测的念头是在前年。那时她去采访一个读书会,刚好碰上那位当过央视主持人的创始人在介绍一本叫《基因革命》的书。当时沮华正为自己不断增长的乳腺肿块担心,听到他热情洋溢的推荐,再联想到某好莱坞女星为防止家族遗传乳癌切除双乳的新闻,便对刚刚走向大众化的基因检测技术上了心。

她很容易就在网上搜到了一家国内知名的检测机构。预付了几百元检测费的第二天,一个印着那机构标识的包裹就被快递小哥送到了报社前台。

沮华躲在工位上打开包裹,取出检测盒。她按照操作说明用舌头搅动口腔,把分泌出来的唾液吐进试管,再把它和溶液摇晃均匀,盖好盖子,重新把试剂盒回邮出去。

机构宣称四十八小时就能出具检测结果。其实还不到两天,结果就出现在手机下载的APP上。

沮华忐忑不安地点开。谢天谢地,乳癌遗传项目“未检测到变异”,倒是痛风、冠心病和红斑狼疮的风险略高了一些。

匆匆浏览完所有的健康警告,一个叫做“祖源”的模块闯入她的眼睛。好奇地点进去,页面介绍说“通过检测Y染色体DNA,可以帮助你发现遗失的家族历史”。

中学课本上粗浅的生理知识告诉沮华,人人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男女相同的,Y染色体为男性所独有,女性的是X。

稍一犹豫之后,她鬼使神差般地点下了“为家族男性购买”。

理由很充分,有谁不好奇自己的家族是从哪里来的?再说,老沮的腰椎间盘突出难道不该查查有没有遗传变异吗?

稍晚几日,第二个包裹寄到,在沮华的帮助下,老沮非常配合地完成了实验样本的采集。恐怕老沮根本就没弄清楚基因检测到底是怎么回事。

沮华依然把查看检测的权限留在了自己的APP里。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

第二份检测报告如约而至。打开“祖源”模块,“春秋战国时期,你的祖先可能是楚国人”,看到这一句文字,她有点发蒙。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俗套的伦理片里,已经成年的女主角听到老祖母含着眼泪说,“其实你是被收养的,你本来属于另一个家族”。

页面上有详细的介绍,为这个结论提供证据的是一个编号为O-F193的基因。这个基因曾经在两千多年前有过一次大爆发,留下了无数的后代和众多的分支,如同一棵茂盛生长、不断分杈的大树。科学家们沿着基因爆发的足迹,又结合现有其他家族的基因溯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沮华的心目中,楚国是一个既遥远又神秘的国家,她能联想到的无非是屈原和编钟。既然她和老沮都是携带着O-F193基因的楚国后人,那么什么赵国大姓,什么沮大将军和沮后,岂不是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了?

她在十分复杂的情绪中退出了APP。

沿着古城的中轴线一直往北走,随着傍晚的到来,包裹在夕阳中的古城散发出一种既安乐又恬静的气息。路边的店铺门户大开,播放着震耳欲聋的嗨曲。黄金珠宝店把鲜红的地毯一直铺到了街面上,橱窗里新娘子的凤冠霞帔闪着金光,一副天天都在操办喜事的样子。

沮华发现沿路都在卖卤鹅和一种叫“大救驾”的小食品,大概是本地的特产。“大救驾”是撒着青红丝的油炸面饼,看起来很诱人,价格也十分亲民。但是想想体检报告上的警告,她打消了品尝的念头。

中轴线的尽头是名为靖淮门的北门,城楼形制和通淝门既相似又略有变化,气势同样摄人心魄。看地图北门还有个很大的瓮城,真正把城门围得像铁桶一般,防守能力比南门更胜一筹。靠近靖淮门的那一段被打造成了仿古街,春秋战国时期风格,色调以沉稳的黑色和赭红为主。站在街道中央从飞檐翘角间向靖淮门望去,顿时产生了时空穿越的幻觉。然而副食店和五金店的招牌又让人有点出戏,尤其是一家“法式田园客栈”,看得沮华哑然失笑。

徒步横穿古城让她走出了一身热汗。她从街边的冰柜里买了一块冰糕擎在手里,放慢了脚步在仿古街上转悠。

卫星遥感图像证明真正的古寿县是在古城的西南,楚宫的遗址深埋在地下。楚国最后四位国君就在那儿度过了最后的十九年,用短暂的时光挽留了一个王国末日的辉煌。不过一般的游客不可能像考古学家那么较真,古城的仿古街就是为了让外地人发思古之情的。刹那间她仿佛看见贵族的高车驷马从街道上飞驰而过,手执矛戈的卫兵排成双队巡查,蓬头垢面的小贩沿街叫卖,梳着斜高髻、束着细腰的楚女在半掩的门扇后面窥看。

或许他们中的一个就是她的祖先?

沮华迟迟不愿把查到的祖源结果告诉老沮,只对他讲了有关健康检测的那部分。和沮华不同,老沮对他的姓氏有种近乎偏执的珍视,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张王李赵们。正是因为沮姓的稀有和偏僻,更加激发出了他对家族血脉的绝对忠诚和认祖归宗的坚强决心。

有一件事情让沮华至今留有深刻的印象。那是在她上初二的时候,有天晚上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六十岁左右年纪,脸上皮肉皱皱巴巴,目光疲惫,一身破旧灰布中山装,单手拎一个鼓囊囊的人造革皮包,包口还绽了线,活脱脱是电线杆子上贴的寻人启事里的走失人口。

在确定没有敲错门后,老人突然双眼放光,冲着面前的老沮叫道:

“你就是沮宗白沮局长?哎呀,老沮!”

一声亲切的呼唤将老沮从糊涂中惊醒,他隐约猜到了来人的身份,嘴唇微启,作出一个询问的口型。

“我也姓沮啊!”老人说着一把捉住老沮的手。听闻此言,老沮也趁势将另一只手掌贴了上去。

落座后,老人从包里掏出一本纸张发脆的线装本,说这是他家传下来的家谱,是他同为沮姓的证明;还说他是从报纸上看到老沮的名字,经过多方打听才摸到了老沮的家门。老沮双手颤抖着接过家谱轻轻摩挲着,动作轻柔得好像拂过一床昂贵的真丝被面。然后两人像对暗号一样说起各自的籍贯、居住地和家族历史,结果相去甚远;又背诵了各自的辈分字谱,貌似也是两套不相干的系统。但是这没有妨碍他们两人亲密地长谈,追今抚昔,互相认下了本家亲人。

老沮留另一个老沮在家住了一晚,而后挥泪告别。从那以后很长时间,倒也没有其他的沮家人找上门来。

情况大概是在七八年前发生变化的。感谢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不管多么小众的人群都能被它收拢到一起。正如后来的《沮氏宗族总谱编纂说明》中说的那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神州大地上涌现出了一股寻根问祖的热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沮华发现家里动不动就高朋满座。操着不同口音的男男女女挤满了沙发、餐椅和板凳,喝光了家里的红茶和绿茶,用光了纸杯、纸碗和方便筷,把欢快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留在了并不宽敞的客厅里。

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姓沮。

那时候简直就是沮氏宗亲的大爆发时期,似乎全国的沮姓人都一个串一个、一家串一家地从茫茫人海中冒了出来。老沮小小的通讯本很快就记不下了,手机里也存满了沮字打头的联系人,家里的座机像热线电话一样响个不停。

寻根的热潮很快集合起一批超级热心分子,按老沮的话说是“宗族精英”,主动挑起了寻根问祖的大梁,形成了一个组织松散的小团体。因为老沮年纪偏大,又曾经担任过一官半职,很能让人联想起“德高望重”之类的字眼,很快被推举为其中的一员。正好他也差不多踩上了退休线,眼看要走进男性更年期,干脆便把大部分时间投入了宗族事业。

没过多久老沮就兴冲冲地向沮华宣布,经过一轮调查研究,他们完成了对全国沮姓的初步“摸排”。根据估算,沮姓分布在全国的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最北在黑龙江,最南在海南岛,主要集中在冀、鲁、豫三省,共计约三十万人。他还热情高涨地说,他们目前准备做的就是把这三十万人团结和组织起来,“让大家摆脱姓小人少的自卑感,让沮氏的旗帜重新飘扬”。

沮华默默地倾听着,并不急于表达意见。即使那时她还没听说DNA检测这回事,她也对这凭空出现的三十万宗亲感到怀疑。中国人的姓氏和血缘就是一笔糊涂账。历史上有过多少次改姓、赐姓、造姓?同一姓氏内部又有过多少次过继、入赘、收养?谁又能保证每一代的媳妇都守身如玉?上千年过去,他们身上究竟还剩下多少血缘上的关系呢?

能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只剩下打头的“沮”字了吧。

那天沮华正伏在工位上校对一篇临时上版的通讯,为十几个领导的排位大伤脑筋,突然,随着叮咚一声,手机里的基因检测APP向她推送了一条消息:

“你好,F193的亲人。”

对着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愣怔了半天,沮华才想起了她曾经在APP的引导下,完成了一次社区注册。社区是开放的,设有寻亲专区,就是为了方便用户寻找祖源相同者的,算是一种另类的社交平台吧。

“你好。”她试着回复过去。

对方并没有马上介绍自己是谁,只是言简意赅地向沮华索要了微信号,两人互相进行了添加。仅仅是片刻之后,她发现自己被拉进了一个名为“F193宗亲群”的微信群里。拉她的人原来是这个群的群主,昵称为“安徽-郑”,他迅速提醒她把群昵称也改成“所在地+姓”的模式。

沮华改了昵称,就从群里退了出来。她已经明白,群里应该都是做过基因检测,拥有同样的F193基因的人。他们才是她真正的宗亲——毕竟,家谱可以伪造,DNA可是藏在人体细胞里的,有尖端生物技术当支撑,作不了假的。

好不容易校对完毕,沮华舒了一口气,这才重新打开手机,在“F193宗亲群”里溜达了一圈。她仿佛是走进了一个活着的单一基因库,这里有不下三百个成员,“广东-陈”“河南-卢”“江西-王”“安徽-何”……从五花八门的头像结合发言猜测,各种年龄、各种身份、各种职业都有,也不乏居住偏远的少数民族和生活在国外的侨胞。想来群主把大家一个个找到,又拉进同一个群,也是费了一番工夫的。

不过她仔细地搜寻了一遍,真的没有第二个姓沮的。

从那以后,“河北-沮”就在“F193宗亲群”里潜伏下来,不管群里有多么热闹也从不发言。有好几次她清理微信群时想把它删掉,因为她主动或被动加入的群多得连手机都装不下了,可是转念一想,他们这些人从天南海北被集中到一起也真不容易,便又放弃了。

通过观察沮华很快发现,群里大约有五六十个人是活跃分子,比如“河南-卢”“广西-林”“山东-崔”等,其他的大多数像她一样长期潜水。群主“安徽-郑”则主要负责发布消息、引导群里的话题和调解群里的争端。

他们讨论的当然都是和祖源有关的话题——不只F193,还有别的家族——听口气个个都像遗传学家,再兼有一个历史学或考古学的博士学位。依据基因研究成果,他们能从古代大墓的发掘研究出三国北方大族的迁徙过程,也能从面部特征考据出南方客家人的分支,还能从古书中姓氏的更迭反证宋金交战时期的人口损失,说得头头是道的。“分子人类学”“点位”“上下游”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国内几家基因检测机构不时被他们拿来比较优劣。沮华曾经奇怪他们经常会谈起一个“鸡粥”家族,半天才反应过来其实是“姬周”的别称。

对于这些学问渊博的宗亲们,她只有深感佩服的份儿。

群里也有人搬出家谱,想用DNA解释哪一姓哪一堂的起源,结果往往更加迷惑,回应者也寥寥无几。有人则举出某个祖先人物,想要寻觅自己的旁支血亲,大多无人理睬。

沮华低估了天下沮姓人抱团的热情和决心。姓氏是一两个普通的汉字,却也是一种神秘的文字塔布,哪怕到了生物科技时代依然发挥着强大的号召力。

那几年,几乎不需要发动,全国各地的沮氏宗亲会都成立起来,下设若干分会,有的南方省份,每个县、每个乡、每个村都有相应的宗亲组织。每层宗亲会都推举了带头人,都在认亲、修谱和举办大大小小的联谊活动。“寻亲运动结束了沮家人各自为政的历史,大家在向同一个中心靠拢。”老沮在情况汇报材料里这样描述道,“沮氏的火炬一路传递,照亮、温暖了大家的心,就差一把燎原之火烧向全国。”

陕西有一群姓“且”的,不知从哪里考证出,他们原先也是沮氏家族的成员,后来因为避祸才丢掉了三点水。他们迫切要求认祖归宗,重新回到沮氏大家庭。当地的沮氏宗亲会也就欣然笑纳了。

在第一阶段工作胜利完成之后,老沮开始奔忙在“沮氏宗亲总会筹办委员会”和“沮氏宗族总谱编纂筹备委员会”的“两委班子”活动中。他频频和其他两委班子成员煲电话粥,隔一段时间也吃饭碰头,在酒杯的碰撞中共商宏图大业。好几次他直到深夜才回家,饱嗝和酒气齐飞,整张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建立宗亲总会相对容易。只要联络起各地宗亲会的会长,由他们去发动,再挑选出一些头面人物,就能把组织架构搭建起来。筹委会专门请了一位沮姓的副教授给“沮”字释义,又请一位工艺美术大师设计了族徽——那个图案沮华勉强看出就是个变形了的沮字,还有点抄袭某大学校徽的嫌疑。族训则是老沮亲自带人斟酌拟定的:“遵祖孝亲,慎终追远,克己修身,振兴沮家。”

说到家族总谱,则遇到了一些麻烦。从各地搜集来的家谱实在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说法,很多说法还互相抵触。原来聘来修谱的几个耆老,因为文化水平有限,老眼昏花,精力也跟不上,修了很久也不见成果,不久就被筹委会大刀阔斧地辞退了,重新另选了几个古文功底好的老教授组成了新的专家组。然而这些专家也进度缓慢,过了几个月,仅仅在沮姓是古代三皇五帝中颛顼的后代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对流传最广的沮大将军和沮后算不算有史可考的先祖,他们尚没有定论,再往后就更是众说纷纭。

“两委班子”着实头疼了一阵,最后一致定了调子,修谱大事不能急于一时,不妨随着时间的发展持续进行,于是修谱大业便暂时被搁置了。

F193宗亲群一直不冷不热。新加入的成员会打声招呼,不能免俗地,有个别成员呼吁“宗亲们,请为我家孩子投上宝贵的一票”。沮华不太关心群里的动向,只是偶尔在午餐之后或者坐地铁的时候,经不起小红圈的诱惑点开瞟上几眼。

有一天群里突然变得格外热闹。起因是群主“安徽-郑”转帖了最新的研究结果:F193基因的携带者在约2700到2800年前有一位共同的祖先,初步判断是楚国的一名贵族,多半还是王室。他随后发表个人观点,认为研究成果十分可靠,也是极其合理的。“宗亲们,在那个生殖资源有限的年代,越是大的王公贵族越可能留下大量后代,小贵族都做不到,平民嘛,靠边站吧。”

大家欢呼雀跃,纷纷猜测起这位共祖的身份,上千条发言过后,目标逐渐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楚成王。

沮华赶紧打开了百度搜索。有关那位著名楚王的资料不少,政治、征战、宫斗、争霸,标准君王版的生平事迹,充斥着赤裸裸的阴谋论,既丰富也无聊。浏览了半天,一个动人的名字瞬间从页面里蹦了出来,让她眼前一亮。

息夫人。

如果F193的共祖真的是楚成王,楚成王又是息夫人的亲生儿子,那么F193不也是息夫人的后代吗?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史书上说,息夫人原本嫁的是息国国君,被迫改嫁给楚文王后,即使生下了两个儿子,却始终思念前任,总是满脸愁容、一言不发。因为容貌绝美,面若桃花,被称为“桃花夫人”。

这位名垂青史的绝代佳人居然和自己有生物学上的关联,还把一点遗传物质留在了她的身体里?沮华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接下来的几天里,沮华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美丽的遐想,像一段动人的音乐旋律在循环播放。她仿佛被绝代佳人附体,连走路的步态、说话的口气都和以前有细微的不同。

楚宫高大巍峨,层台累榭,满头珠玉的夫人默然穿行在后宫小道,蟠龙纹饰的裙摆扫起了桃花细小的花瓣,在春风中次第飘散。尽管她的容颜让头顶的鸿雁都徘徊不去,但嘴唇却像清晨的玫瑰花苞从不打开。

丧失了言语的女人绝非一具精致的木偶。她关闭了口舌的功能,眼波却更加流转动人、含情脉脉,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让不惜发起一场战争将她抢掠回国的国君癫狂不已。她走向幽深的寝殿,解下丝织的罗带,短暂的承欢时刻也仿佛是一部默片,不管有多么风情万种。在肉体的冲撞中,在刻意压低的呻吟声中,DNA的双螺旋梯子反复纠缠,互相嵌入了对方的结构。九个月后,一个肥白的婴儿诞生于楚宫,为两种基因的融合作了一次完美的呈现……

说不清是古城让沮华找到了归宿感,还是半天的徒步游览太让人疲惫,她饱饱地睡了一整夜。

快捷酒店的自助早餐还算丰富。放下筷子,她又查看了一遍路线,地图软件显示从酒店到寿县博物馆步行只需要十五分钟,而几条主干道上已经被涂满了刺目的红色。

还是走的昨天的通淝门进城,经过几个路口向左拐进西大街,又走了几分钟,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博物馆古色古香的栅栏门前。

就规模来说,寿县博物馆算是县级博物馆里顶级的了。听酒店的前台说,当地已经在新城区新修楚文化博物馆,这里即将搬迁,沮华深感庆幸,毕竟她想要的就是那份古朴感。开馆时间还没到,她走到马路对面的孔庙门口,看老人们下了一会象棋,直到看见已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往博物馆里走了,这才不紧不慢地踱了回来。

楚国遗珍展在二楼。仿制的楚大鼎,迎面就给了沮华一个震撼。她混进一个七八人的旅游团,边走边蹭讲解员的讲解。在一块楚王世系展板前面,她总算弄清了在寿春的最后四位楚王分别是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和负刍,时间最长的是幽王,十年,最短的是哀王,仅仅两个月。后来秦国一举灭亡楚国,绵延八百年的楚王世系就此中断,王室血统便散布在了平民中间。

玻璃橱窗里陈列的青铜器、服饰和生活用具自然多半是王室和贵族的家当。鼎,鬲,爵,斝,剑和弩,马具,梳子和妆盒,即使隔着一层岁月的包浆,依然显露出华贵的质地。她一样一样地看过去,手机相机一路咔嚓响着,心想这些东西就是当时的奢侈品,高级贵族的生活真够精致,可见古人说的富贵如浮云纯属矫情的心灵鸡汤。有一个展柜专门展示的是楚国的金币,瓦型的金子大如小孩手掌,都新崭崭的,光芒柔和悦目,如果没有上面古朴的印戳,简直就像刚从附近的金店里拿来的。她的眼睛都被晃花了,把脸凑近玻璃板,很俗气地用重量乘以人民币的黄金时价,在心里估算出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身边一位操江浙口音的男游客不相信地问讲解员:“它们该不会是复制品吧?”

“当然——是——真的!”本地姑娘满脸自豪,话说得底气十足,“像这样的金币我们馆的库房还多的是哪。”

随着一阵“啧啧”声,沮华和其他游客纷纷又对展柜多看了一眼。

走完几个展馆,一个小时过去了。沮华目不暇接地看了太多文物,像是匆匆忙忙吃完了一场盛宴,却没来得及品尝每道菜的滋味。在长条椅子上歇了一会,她心有不甘似的,跟着新一拨的旅游团重新转回了楚国遗珍馆。

沮华发现,一旦相信这些文物曾经被祖先们使用过,它们立刻就变得可爱和亲切起来。

老沮的宗亲会事业随着“全国沮氏宗亲总会成立暨第一届沮氏宗亲代表大会”的召开达到了高潮。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会议地点就选择在了沮华所在城市的湖滨花园酒店,整个宴会大厅都被沮家人包下了。

那天当沮华走到大厅门口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顶天立地的长条幅,上写“我姓沮,我骄傲”。厅外按照惯例设了签到桌,她签了名,取了一份印刷精美的会议手册,打开一看,自己的名字不知为什么被印在了“媒体记者”的第一位,估计还是老沮的虚荣心在作怪。

大厅里灯光刺眼,暖气开得和夏天一样,喜气洋洋地播放着团拜会的背景音乐。主席台上方同样悬挂着大红条幅,直径三米多的族徽悬挂在背景布上,四排坐席上的粉红色桌签如陵园的墓碑般排列得横平竖直。

四周人头攒动,让大厅里的空气变得憋闷。这可能是沮华一辈子中唯一一次同时见到这么多的沮姓人。从名册上看,有老一辈的沮耀武、沮满春、沮天青、沮广田、沮生财、沮家富们,有中年一代的沮志安、沮建国、沮军、沮刚、沮玲、沮峰们,还有新一辈的沮青轩、沮子墨、沮欣桐、沮佳怡们。男的西装革履,女的身着套裙,共同的标志是脖子上都搭了一条鲜红的长围巾,看质地不像是批发市场里批发来的。

一阵乱糟糟过后,背景音乐换成了《拉德斯基进行曲》。一帮五十到八十岁的男人缓步入场,你推我让地在主席台就座,射灯将他们照得个个春色满面、脑门发亮。不用说,他们就是宗亲总会的会长副会长和各地宗亲会头目,按身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年纪特别大的族中元老,一类是曾经的官员和有地位者,一类是商人和企业家——他们出资赞助了宗亲会的各项活动,以一个铅矿老板、一个连锁豆腐店创始人和一个大茶叶商为代表。老沮坐在第一排靠边的位置,气定神闲,唇边泛起得体的笑意。

“两会”正式开幕。幸好没有升族旗和奏族歌的环节。会长沮镇邦直接走上发言席开始讲话。“沮氏亲人们,我们终于见面了!”一句饱含深情的开场白引发了如雷的掌声。

他接着说道,我们沮姓人穿越历史风雨,能走到今天真是一个奇迹!一度我们是一盘散沙,如今我们终于团结起来,抱成了团,捏成了拳头。目前宗亲会局面一片大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乃至大洋彼岸,人人为家族发展献计献策,家家为家族事业多方奔走,要不了多久,我们沮氏也能迎来伟大复兴。不瞒大家说,现在我每天晚上都在做名门望族的美梦……

下面副会长们也依次发言。老头们都是见惯大场面的,抓住话筒就不肯撒手,说的话大同小异。这个环节比较冗长和乏味,台下人逐渐离座,三五个聚在一起寒暄。唯一的亮点是一位书画家登场,现场展示了他专为“两会”创作的书画一体作品《山水图》,并念诵了上面的《沮氏赋》:“悠悠沮姓,日月同光。上承五帝,不绝商汤。兴自春秋,两汉显彰。枝繁叶茂,源深流长……”

等副会长们讲完话,到了“沮家媳妇代表发言”环节,几个浓妆艳抹的阿姨隆重登场,深情讲起了和沮家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沮华听得一头热汗。眼看着一上午过去,会议还没有闭幕的意思。家族宴会时间要到了,服务员正在隔壁的餐厅摆放餐具,每个圆桌中间都摆上了两瓶“沮氏宗亲酒”和一条“沮氏宗亲烟”。

想到马上将会出现的轮番敬酒,说不定还有紧紧相拥抱头痛哭的画面,沮华自认为没有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有点怯场了。

她偷偷从侧门溜出宴会厅,以几乎是落荒而逃的速度离开了酒店。

博物馆对面正好有一家淮南牛肉面馆。沮华走出博物馆,径直走进去点了一碗十元的牛肉面。切得薄薄的牛肉片铺排在面条上,红是红白是白,辅以新鲜的芫荽和蒜末,看相很养眼,滋味也十分鲜美。她边吃边滑动手机,整理起手机相册里刚拍的几百张文物图片。

自从“两会”成功召开之后,老沮越发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沮氏宗亲会事业中。“沮副会长”这个头衔让他焕发出了生命中的第二次青春。

在各地分会的热情邀约下,老沮进入了他自己说的“寻根问祖”、沮华说的“游山玩水”的阶段。

第一次重大活动是去河北老家,举行了一个祭祖仪式,宗亲会不知从哪儿定做了一批古代祭衣,一群老头对着祖宗灵位鞠躬时,就跟古装电视剧里上朝的场面似的。随后他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去冀北沮村参观了沮大将军的衣冠冢,“感受祖先威烈勇猛之风”,并当场创作数首勉强押韵的古体诗作为纪念。接着南下河南,与当地宗亲召开了一次恳切的座谈会,为沮氏家族出资的一座“连心桥”剪彩,参观了全国首家专门招收本门青年的家族企业——一个膨化小食品作坊。又转道福建,与另一批宗亲会合,为“必胜公”“必富公”两兄弟的宗祠奠基,给一位年逾百岁的沮姓老寿星送上红包,然后坐上了流水宴大吃大喝……

沮华一再从老沮的朋友圈里、从沮氏宗亲会的网站上看到老沮意气风发的照片,不乏一些多达几百人的大合影。她虽然不反对这场“宗亲大串联”活动,却觉得它更像是一个老年旅游团的主题采风,就差一个举小旗子引路的导游。

老沮奔波在寻亲问祖的道路上乐此不疲,只是有一次他从湖南某地返回后,显得有些不高兴,在打给另一副会长的电话里说了一句狠话:

“另立山头之风必须刹住!”

沮华问了才知道,当地有些宗亲会不太听总会的话,喜欢自行一套,对他们这些总会的头头们也没表示出特别的尊重,背后议论“总会的有些人派头太大”,指手画脚,“把过去当领导干部的那一套搬到了宗亲会里”。

后来这一类的活动不像原先那么密集了,老沮出门的次数明显稀少了。

与之相反,F193宗亲群倒是从来没提过要组织什么见面。这帮家伙宁可躲在虚拟的空间里高谈阔论,也没有谁振臂一呼,开个宗亲大会什么的。

终于有一天,沮华看到老沮戴着老花镜,费力地凑在电脑屏幕前,用两个指头敲打一份《沮氏宗亲二十年发展计划》,正写到第二部分《如何将家族企业做大做强》,已经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

她有些于心不忍,便吞吞吐吐地对老沮讲了DNA检测祖源的事情,同时点开手机上的APP,给他看了检测结果,说我们父女俩既然是楚国后裔,就和起源于赵国的沮姓没有太大的关系。姓氏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们只有姓氏属于沮家,科学上却证明不了。

老沮看了APP,脸色变得僵硬。沮华虽然没有指望老沮能够接受真相,就像她不指望老沮相信人类都是从非洲来的,但是话既然已经说开了,索性尖刻地补充了一句:宗亲会没有科学依据,从遗传学上说,你和那个会里任何一个成员的血缘联系,未必比随便一个路人更亲近。

老沮没有说话,摘下老花镜,走进里屋。

这一夜不知老沮经过了怎样的思索。第二天,他郑重其事地把沮华招呼到沙发上,像早就拟好发言稿似的,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个,他说,基因检测也不能全信,打着科学的旗号结果被证明是伪科学的事情他见得多了。第二个,姓氏是祖宗留下来的,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往小里说是门户观念,往大了说是中华文化的总根子。不相信姓氏就是数典忘祖,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可不能当祖先的罪人哪。

两个意思说完,老沮明显松了一口气。

沮华则在心里长叹一声。从此,她再也没和他说起过有关基因的话题。

F193宗亲群里发生了一场骚动。发言数量翻倍增加,简直就是吵翻了天。

沮华眼花缭乱地看了半天,这才慢慢搞清楚了状况。原来是有个编号为“FGC17913”的基因群向F193提出了挑战。他们对F193的楚王后裔身份表示质疑,拿出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他们才是正宗的早期芈楚,F193不过是楚国中后期才“绿”进楚王基因序列的,是冒牌货,是可耻的通奸犯。

群里的野生遗传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纷纷跳了出来,摆出各自的证据,想要推翻FGC17913的说法。一时间群里被各式各样的链接、表格和截图占据。尽管他们急于为祖先恢复名誉,然而讨论了半个月之后,结论趋向于悲观,老祖宗可能真的“绿”过楚国王室,把他的基因混进了真正的楚王基因里。

“既然祖宗真的当过‘绿帽侠’,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脸提自己是楚王的后代。简直就是个笑话嘛。”“广东-陈”自嘲道。

“祖先还能挑挑拣拣吗,是谁都得认!反正我不觉得丢人。”“广西-伍”表达了相反意见。

“不听不听,我不喜欢的就不存在。”“河南-李”干脆撒起娇来。

他们的发言后面跟着一长串各不相同的表情符号。

沮华心里咯噔一下。楚国早期的楚成王和息夫人从她的祖宗行列里渐渐隐去,绝代佳人的梦想破灭了。一瞬间,她又变回了原先那个平平无奇的沮华,就像灰姑娘在午夜十二点后被打回原形。

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可伤心的。给人戴绿帽子这回事历来都有,从皇家到民间,哪里有什么完全纯正、万世一系的血缘?秦始皇还说不清是哪个爹生的呢。不过,F193的祖先要是知道他们的秘密瞒过了同代所有人,却被两千多年后的高科技给揭发出来,只怕会气得吐血。

FGC17913的指责居然还有后续。几天后群主“安徽-郑”转来新的消息说,他们声称F193的祖先还“绿”过汉代的中山靖王刘胜,因为现在有很多刘姓也携带着F193基因。这似乎更加证实了F193基因小偷的身份——“毕竟是惯犯!”

沮华对中山靖王刘胜有点印象,不就是那个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却生了一百多个儿子,还留下一座大墓的刘汉宗亲吗?那么其中有几个儿子是老祖宗偷香窃玉的成果,他又是否曾有所察觉呢?

相比于催生三胎的时代,古代人的生命力还真是旺盛。

喝光牛肉面的最后一口面汤,沮华感到整个肠胃都熨帖了。她走出面馆,伸手拦下一辆出租车。

听说她要去黄歇墓,出租车司机有点吃惊,又问了一遍才确认。他在打开导航的同时嘟囔着,“那有什么可看的嘛,俺们本地人是从来不去的——你是搞考古的?要不然是个作家?”

沮华连忙否认,说自己不过是对有名的战国四大公子之一黄歇感兴趣。出租车司机立刻好心相劝:“不要信电视剧里讲的。都是假的嘛,编剧瞎编的。”

黄歇墓离古城有些距离。钻出城门,出租车一路飞驰,七拐八弯地在乡道上开了半天,最后在一座陵园门口停了下来。

下了车一看,不要说本地人不来,连游客也没有一个。春申君黄歇的陵园占地很广,十几米高的封土堆也很气派,可惜的是,里面的建筑物都显得太新,仿佛刚竣工没多久似的。奠基石上有介绍,陵园2004年才建成,少了一些历史沧桑感也情有可原。

沮华慢慢绕着坟堆转了一圈。坟堆正前方趴着一只大龟,驮着高耸的墓碑,上方点缀着云纹样装饰,用古篆字雕刻“楚春申君黄歇墓”的字样,周围围着汉白玉栏杆。走近一瞧,大龟的头部被人摸得溜光水滑的,仿佛这是景区提供的唯一一项体验项目。

偌大的陵园冷冷清清的,一只黑鸟站立在树尖上盯住沮华,一声不叫,像是古代守灵人的化身。她忍不住想,堂堂一国的国相,叱咤风云的人物,最风光时家里养的社会闲散人员就有三千个,身后竟然这么寂寞,最后照样和普通人一样回归了躺平的姿势。像她这样芸芸众生的代表,哪怕真是楚王后裔,死后更是灰飞烟灭。

沮华也未必相信春申君死后就真的埋在这里。站在墓碑前,她更感兴趣的是他和李园的妹妹以及考烈王的秘闻。李园的妹妹在被献给考烈王前在黄歇这儿转过一手。楚幽王到底是考烈王的儿子还是黄歇的儿子,谁能说得清楚?通奸和私情从古到今都存在,她的祖先不就干过同样的事情吗?

那么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究竟“绿”的是哪位楚王呢?

他可能是一位雄壮的武士,一位英俊的车夫,或者干脆就是一位威严的令尹,职务的便利让他有机会潜入国君花草葳蕤的王宫。寂寞的后宫从来都是私情和流言的发生地,不管多么严苛的规矩,也阻挡不了干柴烈火般的恋爱,就像多么牢固的羊圈也阻挡不了饿狼的觊觎。

写在一条白绢上的鸟形文字指明了约会的日期和地点。他提着轻巧的脚步,钻进了帷幕重重的寝殿,在九枝灯摇曳的光影里卸下了头上的切云高冠,又解下了腰间的青铜宝剑。卧榻上的美女朱唇皓齿,巧笑倩兮,细如柳条的腰肢拧成一个诱人的姿势。冒险的刺激为欲望煽风点火,他悄无声息地爬上床去,向一团温香暖玉发起了全面的冲击。随即,饱含激情的体液流入饥渴的子宫,在楚王神圣的血脉里注入了一股浊流……

沮氏宗亲会遇到了一个重大的麻烦,国家有关部门对宗亲会的注册申请不予批准。有消息说外地已有好几个宗亲会被定为了非法组织加以取缔。

这给了一向相信“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老沮当头一棒。

更让他寒心的是,没过一两年,各地的分会组织暗流涌动,“不和谐的因素正在频繁出现”。有的地方分会不再听从总会的领导,拉起了自己的旗号。有的地方分会自从改名为“沮氏经济文化促进会”,把宗亲联谊变成“企业家论坛”后,做起了“姓氏搭桥,经济唱戏”的生意,免不了惹出一些经济方面的纠纷,闹得不可开交。

宗亲总会的领导们一时都在感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老沮也忧心忡忡。他的《二十年发展计划》写了一万多字了,苦于只能在纸上做文章,没法落到实处。看到这样的情况,他决定抽出《一片茶叶走天下》部分,修修改改写了一份策划书,号召要在全国办上几万家“沮氏茶庄”,走一条“经济带动文化,文化反哺经济”的道路。他想着只要全国宗亲都投资茶庄,捆绑在一个茶叶托拉斯中间,岂不是族人就团结了、族心就安定了?

有一次沮华给老沮打电话,背景音很是嘈杂,夹杂着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声,问了才知道,老沮竟然没和任何人商量,一个人坐火车去云南找挂名宗亲总会副会长的大茶叶商去了。

那次云南之行老沮后来没有细说。通过他零星的讲述,沮华大致能拼凑出事情的经过。等老沮风尘仆仆地找到大茶叶商,大茶叶商客气得不得了,又是召集当地宗亲设宴接风,又是请老沮参观他那满墙都是茶饼和紫砂壶的茶厅。可是一旦老沮兴冲冲地谈起“沮氏茶庄”的策划,他就是不接茬。如此几天之后,老沮就很难再见到大茶叶商的面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于是他心目中状如星星之火的茶庄便永远停留在了策划书上。

他拎回家的几盒高档茶叶渐渐落满了灰尘。

从黄歇墓出来,手机响了。主任问沮华文博会的采访到底结束没有,让她赶紧回来,有个青年新闻工作者“走转改”座谈会催着派代表,正想派她去呢。

在回古城的路上,沮华手忙脚乱地订了返程的高铁票。最近一班列车的开车时间是三个小时之后,沮华想想,让出租车司机直接把车开到城北八公山脚下。

“亲爱的宗亲,相聚是一种缘分,互助是一种义务。如果你有闲置的资金想要投资,请立即登录××网,信誉好,收益高。联系人:沮小天,138××××××××(微信同号)。”

一条发到老沮手机上的信息,像是投在宗亲会里的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令人担忧。

沮华也收到了同样的信息。以前她也被所谓的宗亲推销过酒、茶叶和保健品,价格低得离谱,还有一个以沮氏为名的什么香道会让她加入,被她一律拉黑了,但唯有这次更像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让她不能不替宗亲会的未来捏一把汗。

宗亲总会内部也乱了。标志性的事件是在一次碰头会上,另一个副会长沮存孝当场发飙。和老沮一样,沮存孝也是退居二线后投身宗亲会事业的,和老沮算得上亲密战友。他针对的是宗亲论坛上的一封匿名举报信《千元捐款就换来几毛钱的捐赠证书》,信里怀疑原来“两委班子”的成员接受了会员大量捐款,却把资金挪用了,还说他们这些副会长、理事都是花钱买来的,每一级都有价码,所以要在任期内收回成本。

“查账就查账!一条烟、一瓶酒、一张车票都查清楚!”沮存孝咆哮着,说到激愤处脸像面瘫一样抽搐,“反腐败反到自己家里来了?当这个副会长要是个人花了一分钱,我当场从楼上跳下去!宗亲会是出了内鬼,内鬼啊!”说完摔烂了手里的茶杯,对椅子猛踹了一脚。

在宗亲会的分工中,老沮主要做的是精神心灵层面上的工作,对财务方面完全不关心,连宗亲会里有几个人管账都说不清楚。他只好扯住沮存孝的肩膀,一番好言相劝,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安抚下来。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就传来消息,沮存孝留下了一堆说不清楚的烂账,拍屁股走人,去大洋彼岸的圣迭戈照顾孙子孙女去了。前几天还称兄道弟的人就这样消失,连个招呼都不打,让老沮好长一段时间都接受不了。他颇感疑惑,为什么原本亲密的宗亲说翻脸就翻脸,说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呢?说好的“天下沮氏一家亲”“永做沮家孝子贤孙”呢?

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敏感时期,铅矿老板、连锁豆腐店创始人和茶叶大亨“三巨头”一看情况不对,中断了对宗亲总会的赞助。失去了经济支柱,宗亲总会再也难以组织起活动,连吃饭也不再有人埋单,变得死气沉沉。

老沮剩下的唯一的工作就是编辑宗族刊物《沮门风》,然而因为资金问题,刊物在印了三期之后也歇刊了。

八公山是大别山的余脉,是一组群山,三面滨淮,一面滨淝。但旅游攻略里的八公山单指以“八公山”为名的风景区。

沿着山路往上走,和昨天从靖淮门上眺望又是不同的感觉。四周松柏茂密,拉起一道浓得化不开的绿幕,沮华左看右看,它们仍然是树木,并不像是士兵。登上更高的位置俯视,山脚下的淮水分出几条支流,中间的洲岛上草木扶疏,四四方方的白色建筑不知是提灌站还是水电站,鸥鸟成群地从上面滑翔而过。被城墙环绕的古城越发显得肃穆,仿佛一座永远也攻不破的堡垒。

导览图上说山上是一个主题公园,是为纪念那位发明了豆腐的淮南王刘安而建立的。山顶上还修了一个升仙台,出处自然是那个人人皆知的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沮华寻了一块石头坐下来,在手机上搜寻旅游攻略,正好刷到一位游客写的点评,“上了升仙台居然没有升仙,差评”,差点笑喷。

算算时间,她决定不再继续往上攀登。坐了一会,接二连三地,有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从她面前经过,留下一串叽叽喳喳的小奶音,又在山路的转弯处消失了。当年的古战场变成了遛娃的场所,她突然想到,现在人们常说的盛世就是这个意思吧。

公元前223年灭楚之战的最后一场大战发生在八公山西北,大约就是在沮华现在所在的位置。在这场战斗中,那位喜欢在军队里开展体育运动的秦国大将王翦彻底击败楚军,攻陷了寿春城,俘获了楚王负刍,将他贬为庶人,从此强盛的楚国不复存在,最后一个楚都彻底变成了一个地名。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凉爽的山风吹过,树叶沙沙震动,沮华莫名想起了两句古诗。

国家灭亡,敌人要斩草除根,楚国的王公贵族必定四散奔逃,她的先祖一定也在其中吧。

在下山的途中,沮华最后想知道的是,是什么让他下决心奔赴了遥远的北方?

古都的战火燃烧了三天三夜,火焰如同涅槃的凤凰扇动双翅飞上九天。城头悬挂着秦军的大纛,城里骏马的铁蹄和秦弓的弓弦发出哀乐般的和鸣,无数鲜血淋漓的人头被挑在矛尖上,像献给神祇的神圣祭品。

失去头衔的落魄公子最后望了一眼古都,悲莫悲兮生别离,更何况是永别故土和宗庙。他身后的轻便马车里潦草地塞着几件酒器和几匹楚绢,衣襟里揣着一块玉佩和几两楚金,它们是他仅剩的财富,也是故国给予他最后的纪念品。

在道路的分岔口他有过短暂的犹豫,随即摸出几枚钱币抛向漆黑的夜空。这占卜一般的仪式向他呈现了神明的意志,指明了不容置疑的道路。他打马扬鞭直奔莫测的北方,准备在那里谋求生存,将生命的种子播撒进陌生的土地,凭天命决定能否生根发芽。

不管老沮对他的姓氏有多么忠诚,沮氏宗亲会都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宗亲总会长时间处于停顿状态,名存实亡。沮华甚至怀疑,这个曾经声势浩大的组织还能不能坚持到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

真正给老沮造成致命一击的是发生在三个月以前的“飞机场事件”。

早在几年前宗亲会势头最好的时候,有一位旅居日本的华侨沮先柏先生就和宗亲会接上了头,属于失联人员找到了组织。虽然身在异国,他却始终心系故土、情牵家族,一边通过电话和邮件跟老沮等人保持密切联系,一边在国外搜寻沮氏家族的资料,要为家族总谱的编纂贡献力量。他和老沮们打得火热,建立世界沮氏联合会的倡议就是他提出来的,得到了老沮们一致的热烈响应。

几年过去,这位海外游子好不容易推掉了手头的事务,兴冲冲地带着研究资料飞回国内。

接到消息的几个会长副会长,包括老沮本人,早已准备好了鲜花和条幅,在飞机场的国际到达大厅迎候了。

几个老头满脸堆笑地站在出口处,眼睛紧盯着朝外走的旅客。很久之后,一位手提公文包、戴着考究钛合金眼镜的老先生出现了,左顾右盼地张望。他们顿时发出一阵欢呼,花束举过了头顶,火热的手掌也已经向前伸出。

然而正在一场欢聚就要开始的时刻,从四下里突然冲出了十几个来历不明的男子,举着“砸烂宗亲会”的标语,喊着“还我集资款”的口号,将他们团团围住。老头们大惊失色,连连质问“你们想干什么?!”男子们态度蛮横,骂骂咧咧,双方各不相让,一阵推搡和厮打。场面极其混乱,鲜花散落一地,条幅被来来往往的鞋底践踏成了破布。

不知发生了什么状况的沮先柏吓傻了。观望了一会,见打斗更加激烈,大有头破血流的架势,他便连连后退,结果连飞机场也没出,就慌慌张张地搭乘最近一班航班返回了日本。

老沮在这次事件中受了点皮外伤,血压蹿上了一百八。从机场警务室出来后,他虽然和其他老头发出了“查清幕后主使,严惩凶手”的呼吁,但因为没人理睬,也就不了了之。

从此,老沮心灰意冷,在一场小手术后就借机淡出了宗亲会。

前两个星期,沮华偶然登录寂寞的宗亲论坛,意外地发现了一首署名“宗白”的诗:

“地火依然在地下运行/沮氏的英灵在天上发出呐喊/冲破黑暗的封锁线/让叛徒和宵小们战栗吧/全新的明天传递了胜利的口令/指引我们在复兴道路上前进……”

背着双肩包走进高铁站的入口前,沮华最后看了一眼站前广场上楚式的装饰立柱。

她在心里和最后的楚都作了告别。这次本就临时起意的旅行太过匆忙,她的感触虽然很多,一时却也理不出什么头绪。

小站毕竟是小站,候车厅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个人。沮华在座椅上坐下,旁边是两个穿抓绒衫的年轻女孩,仿佛是大学生模样,一人带一个巨型的卡通行李箱,正在小声聊天。一个说早知道就待在学校里不回家了,第一天还行,第二天就开始吵,不好好说话的父母简直有毒。另一个说我爸我妈也那样,啰嗦得很,下回要等到放寒假再回来。

听她们絮絮叨叨说着,沮华莫名地想起,初二时那次姓沮的老人找上门后,她曾经好奇地问过老沮,为什么她的名字没有照着辈分字谱来取?老沮嘴上说着现在不兴那些了,却隐隐流露出遗憾沮华不是个男孩的意思。要是现在,沮华是不会计较的,可那时正处在叛逆期,竟然暗暗地记了仇,有好长时间没理睬老沮。现在想来,她一直使劲讥诮老沮的寻根事业,还那么热心于基因测试,到寿县来寻找什么DNA关系上的祖先,倒像是有报仇的成分了……

沮华越想越不舒服,赶紧叫停,免得情绪被羞愧所裹挟。

她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微信。F193宗亲群里又多了几百条新消息。随手点开,看见群主连发三个炸弹符号,@了群里所有成员。

一个新帖子赫然在目:

“重磅!最新基因研究结果提供了F193祖源的新说法,F193可能是……”

沮华苦笑。她滑动手指,点下了“删除并退出”按钮。

(本故事纯属虚构,不针对任何姓氏和家族)

陕西有一群姓“且”的,原先是沮氏成员,因为避祸才丢掉三点水

来自网络,侵删

仙本那导游放的歌

[来源网络]阅读(38)

这几年,听到最多的词都是和年龄有关。人们总是感叹,年轻真好,还能满世界的到处跑。

也听到了许多人对我说:羡慕。

我们这个社会的人,自己给自己造了一座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但进入出来以后也只能更加感叹,地球是圆的。我们总会在某个点相遇。

我处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中国南方的冬天,总是刺骨寒风中夹杂着潮湿的气息。东南亚的冬天却是晴空万里,暖风和煦。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差一位老船长……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带小侄女的第一次出国旅行,我陪着你长大看这个世界,你就不用陪着我变老了,因为我是不会变老的……哈哈哈原谅我这个不服老的心机girl

进入正题

✔️签证:大马签证很方便,赶上了最后的电子签,之后都需要贴纸签。某宝直接搞定。不需要过多的材料,出签快。

✔️机票:亚航(便宜没服务的廉价航空,要便宜就别期待它会服务你,所以无所谓)只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吃过的亏。

‼️‼️亚航在马来西亚境内航空✈️一定自己去机器那里办理值机,去人工柜台值机每个人收取10马币的人工值机费用!!!这真是活久见!我也是服气的!

✔️通讯:某宝“漫游超人”wifi.7天160。适合一家人出行,可以连接5台手机。人少出行的话建议买当地电话卡。

✔️货币:在亚庇加雅街银行取钱,汇率最划算,1.65。兑换点的汇率1.67左右,亚庇机场汇率1.69左右。仙本那都是现金交易,在亚庇或者吉隆坡换了足够马币再去仙本那,不然仙本那的银行会让你体验和当地人一起晒着太阳排队的痛苦。

✔️交通:全程某宝订制的一日游,赠送了接送机,一块钱一个人,省去一些麻烦。如果人数超过4人,可以这样预定,因为用grab打车,4人座可能就5马币的路费,5个人以上就是翻倍的价格。

市区内直接grab打车,价格直接显示,不管司机是否绕路,会不会堵车,价格都不会变。

☕️餐饮:马来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基本是很少有猪肉,海边多以海鲜为主。也有当地特色的美食。在马来还是不要吃米饭了,真的很不好吃,米粉口感都要比米饭口感好很多。海鲜大多都是广式做法。水果一定不可错过,便宜又好吃。尤其是山竹和榴莲。太美味了。

住宿:仙本那住宿性价比极低,为了跳岛方便建议住小镇或者直接岛上水屋。岛上水屋都是按人头收费,每人一千多一天,还不一定抢得到房。我选择住在小镇里的民宿,房间有点狭小局促。但是还好一点也不吵闹。小镇很小,仙本那镇上的民宿大多都是这样的布局。想要住环境好点的地方,可能就离码头比较远了。我认为不太适合有老有小的一家人。每天坐车坐船的很折腾。如果是小年轻,那就随意啦。

游玩:仙本那基本游玩都是以跳岛游为主。根据岛屿的远近不同,每天可游玩的岛屿数量有限。有一些是私人岛屿,不允许一日游游客上岛。由于一家人出行,为了方便我直接某宝懒猫家预定了所有项目。五星推荐他家,服务不错。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day1:亚庇一日游(红树林萤火虫线路)

某宝上购买的懒猫一日游,特别适合家庭出游计划。路线,餐饮,游玩一条龙。

路线:水上清真寺—红树林赏猴—红树林萤火虫—铁花表演

你的人生会看几次日落

人们总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日落对于我来说,每一次日落都是为了第二天更美好的升起。

Kampung Taman红树林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红树林萤火虫

看到萤火虫朝着自己飞过来的时候,好像一颗颗会移动的星星✨blingbling在天空中闪耀。坐着小船行驶在河上,满树林的萤火虫,如同少女怀春般,心生欢喜。

Kampung Taman红树林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水上清真寺️

亚庇的水上清真寺是一日游路线中的其中一个景点,就因为它坐落在水上,又是一抹清冷的蓝色,让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水上清真寺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亚庇海滩的日落,和牛儿们一起享受浪漫的海景和落日余晖。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Play Video

打铁花,星河灿烂的即视感。

配着这片夕阳铁水在工作人员的挥动中绽放,如同我们的生命一样竭尽全力释放自己,短暂却又绚烂

Kampung Taman红树林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抓住天上的一颗太阳捏掉它,会不会就没有那么晒了。

Kampung Taman红树林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一日游的路线路程长,坐车比较辛苦,在导游推荐下来到亚庇的夜市。这里的水果榴莲是大排档!大排档!大排档!便宜又好吃这条榴莲街,主要以卖榴莲为主,天桥底下这家最会“哄汽水”(搞气氛的意思)每打开一个榴莲就会惊呼“哇”。这种营销手段是不错的,勾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

西加麦天桥夜市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榴莲爱好者,这里一定是不可错过的地方。18马币一个的榴莲,你可以吃到饱!不过榴莲市场也很混乱,品种良莠不齐!猫山王一般偏苦一些。但是会有很多其他品种冒充。最后买本地榴莲,又香又甜又好吃奶油榴莲别买,那是最不好吃的一个品种。反正我在榴莲街每天都吃到饱!吃完榴莲再配上山竹降火,简直完美。对了,山竹也很便宜,6马币一公斤。你要在国内能吃到这么便宜好吃的山竹那是不可能的。

西加麦天桥夜市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沿着榴莲街直走,左边是水果海鲜市场,右边是海鲜宵夜摊。

西加麦天桥夜市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day2:沙比岛➕美人鱼岛一日游

在沙巴,海上路线是必去打卡的路线。

上帝赐予马来人民一片片湛蓝的海水让他们把这些变成财富。

美人鱼岛餐厅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亚庇的阳光撒在海面上,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沙比岛

2019-01-31第5天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从亚庇到仙本那是需要经过一番折腾的。亚庇机场~斗湖机场(40多分钟)

斗湖机场✈️~仙本那镇(一个半小时)

由于预定了仙本那两天跳岛游,包含了接送机,一路上无缝衔接,没有太操心。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仙本那的蓝有好几种,在仙本那,蓝色是温暖的色彩,是和谐的色彩。温凉的海水,柔软的细沙,海水和细沙在手指间流动,切实的感受仙本那的温度。

花式跳岛

第一天:邦邦岛➕马达京岛➕汀巴汀巴岛

(邦邦岛可以上岛,但有区域限制。居住区不可进入。马达京岛不能上岛,海水清澈鱼较多适合深潜,浮潜都可以看到大海龟。汀巴汀巴岛只能停留在木栈道,)这条路线5星推荐!非常值得去。

第二天:马步岛➕卡帕莱岛

这两个岛离小镇比较远,开船过去30~50分钟内。马步岛可以上岛,岛上水屋可以参观拍照1个小时,确实很美呀。还能看到巴瑶族在兜售海鲜浮潜1个小时。但是浮潜区域的水质不是很好,有被污染。卡帕莱不能上岛,一日游浮潜区域的海水也不够清澈,我估计都是被开发过度了。教练拿着饼干喂鱼,结果顺手就把塑料袋扔到水里。教练让我们不要涂防晒霜,以免对珊瑚造成伤害。可他们却在制造垃圾,不得不为这美丽的海水委屈。这条路线如果是浮潜的话不推荐,这里鱼少,水相对浑浊。如果是住水屋的,那么有可能浮潜区域不一样,水质可能会好一些。

海洋公园,军舰岛等很多路线也能看到不同的景色。时间有限就没有去其他路线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跳岛路线。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仙本那的第一天,跳岛游,8点集合上岛,一定做好防晒,虽然冬天的温度没有夏天高,但是紫外线是一直都在那儿,从未离开过。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在仙本那,上岛的每一天都必须长衣长裤,不然你就会成为烟熏的腊肉了。海上的紫外线应该是陆地上的好几倍。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仙本那的海水很适合潜水,因为它蓝得通透,蓝得不像话。海底的生物很多,每一种都足以让我感到兴奋

Timba Timba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感觉自己是渔夫准备出海捕鱼

Timba Timba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仙本那很多岛屿是私人岛屿,不允许游客上岛,只接纳岛上房客。这样可以保护海域。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感觉自己像个健身教练

Pom pom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真希望这样珍珠般的岛屿被一直保护下去,在游玩过程当中,看到很多教练员也在破坏海里的生态。投喂小鱼的饼干,包装纸袋直接扔到海里。还好潜水的区域是有范围限制的,不然更多的海域会被污染更严重。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我姐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训她女儿,我在一旁摆pose. 每每看到这组照片都笑到牙疼,这样滑稽的反差正是我想要表达的。

第6天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马步岛的水上屋,建在蓝天碧海中间的屋子,可以称得上是件艺术品了。它独立存在海上,又与海形成呼应。惟妙惟肖。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仙本那的天和海之间,是一种默契的蓝色。不争不抢却又相得益彰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很苦,不如看看这些孩子,他们顶着烈日,泡在咸咸的海水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兜售着自己辛苦捕到的海鲜。只为了换一口淡水,一些食物,一些工具。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其实我不知道建设者的初衷是什么,但是这座岛屿的出现,也增进了人与大海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海了。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Pom pom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巴瑶族,这个让我内心起伏不断的人,心疼他们的同时也很佩服他们。人真是适应能力很强的动物,无论什么环境都能很好的存活下来。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这一盆龙虾和螃蟹仅仅只需200马币。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跳岛游教练,非常幽默可爱,天天接待游客,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最无奈的事。每天带客人深潜深潜深潜,忘记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他告诉我们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回去要好好补上。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潜水过程中遇到两只大海龟,我们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有5米远,为了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我们没有靠近它,没有触摸它,更不会去捕捉它。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存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事情。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水上的巴瑶族

无国籍的民族,长年生活在船上,靠兜售新鲜的海鲜换取食物和水。从小就在海里翻滚。他们习惯从海里抬头和岸上的人谈生意,习惯了每天在海里肆意翻滚。我们岸上的人总习惯性的投以怜悯的目光注视着,可惜他们小小年纪却不能接受教育。但是同时我们也羡慕他们,他们也真正的是大海的孩子。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特别美妙的事情。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喜欢(1) 评论(0) 分享(0)

​2019-02-02第7天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Mabul Island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喜欢(2) 评论(0) 分享(0)

2019-02-02 10:50:00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2019-02-03第8天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从仙本那回到亚庇,吃吃当地美食,带着一家人逛逛街。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沙巴大学,青春气息浓郁的地方,进来还需要收门票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丹绒亚路海滩的日落

全世界第三个最佳赏日落的海滩

以前我觉得日出日落每天都有,为什么非得欣赏(因为我懒)现在我似乎慢慢感受到了,赏落日,看日出的心情了。日出日落的时候也是你内心最平静祥和的时候。

丹绒亚路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我的左手,妈妈的右手。曾经的大手牵小手,如今让我牵着你的手走遍天下。

有一种蓝,叫仙本那蓝

旅程在一场日落中开始,也在另一场日落中结束我们的人生还有无数个日落等待着我们慢慢去品味。下一站再见

介绍青岛的导游词300(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来源网络]阅读(4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黄煜婷 青岛报道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代表,导游的观念与行为,反映着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服务的窗口,更是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程度、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的镜子。今天,我们将跟随入围青岛市导游大赛决赛的9位优秀导游员们,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漫步在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八大关,仿佛可以在一天之内环游世界!”郭宇鑫走在满是金黄落叶的步行道上,街边的一景一画在她的描述里极具代入感,“丹麦的童话世界、日本的街头樱花、米兰的街边长椅……在‘青黄相接’的秋季里,这里的‘一关一树、一街一路’都藏着别样的风情!”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繁华都市里竟然藏着一处“桃花源”?柴雯雯开场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其来历,“每到秋天成群海鸟聚集,停留歇息,故名燕儿岛。”沿着路径一路向南,之前厚密的植被渐渐变得稀疏起来,天海一色的海岸线仿佛突然蹿出一般,映入眼帘。“蔚蓝的海面与碧蓝的天空相连接,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体验,迷人的海角风光,美丽的木栈道,是不是让大家感觉很是温馨浪漫呢?”跟随着她的讲解,宛若置身其中,尽享清新自然。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小到细胞和人体结构,大到极地平原,在海信探索中心,你都能了解其中的奥秘,馆内设有超过200件精选科技互动展品,许多都是国内首创,还有一百余件世界珍奇家电藏品,让游客包揽世界家电发展史。“成功源自好奇心!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让我们开启好奇心,一同探索吧!”郭俊彤现场发出邀请。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启幕,提及奥运,自然会联想到曾是北京奥运会分会场的奥帆中心,“这里不仅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奥帆赛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还在2018年成功举办了上合峰会,青岛已经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成功举办上合峰会的中国城市”,说起当年的辉煌成就,姜玉霞滔滔不绝,一一列举,震撼的浮山湾灯光秀、迷人的情人坝酒吧街、夜游浮山湾的浪漫游船、灯火通明的海上足球场……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融合文旅、体育,具有青岛特色的“时尚海岸”。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值得一提的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主会场,便是这座像海鸥展翅飞翔的青岛新地标——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其耗时7个月,开创了新的“中国速度”。“宴会厅的主体造型如海浪中的风帆,两个场馆都契合山水一体、海天一色的环境,具有海洋特色”,鲁喆从建筑造型、内部展陈、艺术造诣、服务团队等方面,为大家展现了“世界水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的城市会客厅新形象。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与奥帆中心毗邻的是五四广场,这是青岛最负盛名的地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便是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这座雕塑与周围的海天自然环境,以及园区宁静典雅、舒适祥和的氛围有机地融为一体”,在介绍五四广场时,张琛不只局限于外部景色的描述,更将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也娓娓道来,“它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以及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而栈桥作为老青岛的象征,是毫无疑问的青岛地标,它见证着青岛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瞬间,记录着青岛湾中每一次的潮涨潮落。长虹远引,气势恢宏,漫步栈桥仿佛步入大海深处,一半苍茫,一半深邃,波涛浪涌间汇聚成同一种美。每逢风平浪静之时,成千上万只海鸥自由地翱翔,尽头的回澜阁,金瓦朱壁,盔顶飞檐,二者相伴,动静结合,使美丽的青岛湾充满了勃勃生机。与其他选手不同的是,董心洁现场用英文展开介绍,为古老的栈桥赋予了时尚的国际范儿。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说到青岛的网红街道,大学路必须拥有姓名。“康有为先生曾用4个词形容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其实你仔细看,青岛的老城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建筑的外立面都是黄墙,在一片欧陆式黄墙的包围当中,这里的红墙是不是非常特别呢?”张展锦活泼亲和的话语,迅速将人带入场景,一个黄瓦朱墙、精雕瓦当、端庄大气的网红墙便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崂山南线深处有一个小渔村犹如空谷幽兰,虽静静伫立海边但依然名声在外,它就是被称为青岛“最美渔村”的青山村。“鸥队闲云外,人家乱石中。居民浑太古,十室半渔翁。”高级导游员赵倩引用明代文人江如瑛的诗作为开篇,“村子在青山湾的怀抱中已经有600多年,宁静悠闲、碧海蓝天、民居茶田,恍如世外桃源。”沿太清宫向北前行不久,便可得见青山湾畔,渔船来往穿梭,鸥鸟嬉戏追逐,青山村的全貌逐渐映入眼帘,真如“碧海仙居”,令人向往。

浪漫金秋,和9位导游员一起解锁时尚青岛

据悉,为更好地服务本次大会,承办单位前期认真做好筹备与策划,进行了多轮决赛流程培训和赛程演练培训,同时设计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搭建线上投票平台,面向公众广泛推广,最终将评选出最佳人气导游和讲解员各一名,并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平台和大众网青岛官方平台进行公示。

介绍青岛的导游词300(介绍青岛的导游词20字)

[来源网络]阅读(34)

文/陈树彬

青未了|青岛印象记

平生第一次去青岛,内心还是不太平静。暑假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随着旅游大巴,经过6个小时左右的长途奔波,终于踏入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第一次亲眼目睹胶州湾跨海大桥的雄伟身姿,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大桥蜿蜒曲折,卧在茫茫海面上,像蜗牛的触角一样伸向远方,连接着若隐若现的陆地。大海尽管有倔脾气,但在高智商的人类面前,恐怕也得低头认输吧!

青岛的街道虽然干净整洁,但就是堵车非常严重,用绰号“堵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车辆且行且停,经过了好久,才开到吃饭的地方。青岛号称“雾都”也是名不虚传,远远地见到一座高楼大厦前出现好大一团“烟”,我起初以为前方不幸发生了火灾。到了近处,才知道那压根不是“烟”,而是“雾”。抬头仰望天空,青岛雾气浓重,随时随地这儿一团,那儿一簇,像棉花团似的。据地接导游介绍,青岛昨儿是个大雾天,能见度很低,连海上观光船都禁航了。

说实话,青岛美女如云,个个皮肤白净,水灵着呢。据说,青岛人喊小姑娘有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称呼,叫“嫚儿”,是一种亲切又平常的称谓,从亲人到陌生人都可这么称呼!不管是“大嫚儿”,还是“小嫚儿”,都给人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青岛姑娘也乐意接受。但是如果说是“老嫚儿”,意思就变味了,实际与“剩女”一般无二。

“吃在蓬莱,住在威海,玩在青岛”,这个说法还是很靠谱的。青岛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所以吃住都比较昂贵,但玩起来,总体来说还算比较便宜的。像这次青岛二日游,大人310元,一米二以下的小孩170元,绝大部分景点,一米二以下免费。坐船海上观光大人是30元,一米四以下的小孩费用减半。到石老人观光园爬崂山,成人只要50元就够了。如果有老年证和学生证,门票也可以享受半价的优惠。

青岛的海看起来相当蓝,海水也异常澄澈,海滩上细而软的砂子踩上去的确很舒服。碧海蓝天、阳光沙滩,再加上伴飞的海鸥,远处行驶的游艇,真像是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趟一趟冰凉的海水,或是下海迎着洁白的浪花游一游,亦或在沙滩上堆个别具的造型,都是一种休闲娱乐的好方式。海滩上,支起一个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帐篷,一家人有说有笑,海阔天空,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青未了|青岛印象记

极地海洋世界是我们的向往之地。早就听说极地动物们既调皮,又可爱,这回实地观赏之后,感觉真是名不虚传。

南极企鹅最可爱,有的在水中嬉戏划水,有的浮在水面像是睡着了一般,有的在岸边扑愣着翅膀蹒跚而行。白色的北极狼瞪着两只凶神恶煞般的大眼睛,仿佛透露着无穷的杀机,真叫人不寒而栗!体形硕大的白鲸三五成群地在水池中游来游去,时而显出脑袋,时而潜入水中,时而快速游动,看得我们都有些眼花缭乱了。

踏上巨大的海盗船,一个大型水池便映入眼帘,这里面有可爱的海龟、海獭、海蛳、海豹……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应有尽有,它们在水里不时做着各种滑稽有趣的动作。瞧,动物们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随时想举起手机拍两张照片。

鱼的种类也很多,真是数不胜数。有些根本叫不上名儿的鱼在水里游得真欢,看见了这条,错过了那条,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快速游来的鱼儿所深深吸引。

其实,这儿最大的看点还是看白鲸、海豚、海豹等海洋动物的表演。偌大的看台简直人山人海,坐无虚席。

精彩的表演正式开始了,伴着美妙的音乐和主持人的解说,白鲸的表演真给力,与训练师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会儿驮着人在水中快速游行,一会儿用嘴把整个人顶上来。它的叫声悦耳动听,比金丝雀的歌声还婉转,比百灵鸟的叫声还动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海豚节奏感很强,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律动,不仅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企鹅走路的姿势,还能做出各种惊险刺激的跳跃动作。最有意思的是,海豚们居然能用嘴转呼拉圈。那纯熟的动作,看起来一点也不比人差多少。海豹倘若直立起来,足足有一米八五的大个,竟然还能用鳍向现场观众们打招呼!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海洋动物的表演可谓精彩纷呈,虽然仅有短短半个钟头的时间,但是现场的互动效果非常理想,看着十分过瘾,令人回味无穷。

青未了|青岛印象记

坐船海上观光是一种自费旅游项目。幸好天公作美,第二天正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晴天。雾气像个淘气的孩子,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能见度相当棒,正适合出海一游。

来到飞洋码头,到处人头攒动,焦急等待着游艇的到来。我们终于坐上船出发了,感觉就是不一般,船速快如闪电,在后方掀起了不小的白色浪花。在茫茫大海中畅游,沐浴着徐徐海风,眺望着远方,只见一叶叶扁舟在大海中漂荡,活像个“小不点”。不知不觉,小青岛悄然近在眼前了。这时,船突然间停了下来,我感觉莫名其妙,有些不知所措。定睛一看,原来在船长的热情怂恿下,一群中外游客正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船头拍照留念。

其实,我们并没凑那个热闹,此时正好乘机近距离触摸海的温柔,感受海的味道。目之所及,浩海天涯,波澜壮阔。海鸥翻飞,鱼翔浅底,妙趣横生。眼前,天蓝色的海水便是大自然的杰作,显得那样深沉而妩媚。海面一起一伏,船一摇一摆,人在其中,似乎有种坐轿子的感觉。游艇旁边,有几艘大轮船正在紧张作业,忙着打捞海中鲜绿色的“浒苔”呢。难怪青岛的海洋常常洋溢着一种纯粹的“中国蓝”,这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这的确让我大开眼界啦!

这回真得看到久违的大海啦,亲眼目睹波澜起伏的容貌,聆听大海的呼吸与心跳,

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有人说:“我笃信着这片海的蓝,却不知道这片海有多深。”哦,不过,没关系,我宁愿再活五百年,也要唱着《海燕之歌》,跳着欢快的舞蹈,去热情地拥抱大海!

作家沈从文在《八骏图》中坦言:“这个世界也有人不了解海,不知爱海,也有人了解海,不敢爱海。”然而,我要高声对全世界说:“我要了解海,也敢爱海,我要把它视为红颜知己,因为海就在我心里,谁也夺不走,也无法动摇我对它的依恋与信念!”

阳光普照,沐浴海风,观赏海景,驰骋想象,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海的博大与宽广,细腻而柔情,叫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和幸福呀?

青未了|青岛印象记

青岛的崂山是个必去打卡的景点。这回我们去的却是崂山的西线——石老人观光园。据说,从这儿正好可以眺望到海中的石老人。

我们一家三口从正门出发,很快就见到了“石老人的传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面十分引人注目,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近了这个优美动人的古老画卷。

顺着石阶而上,一个平台又一个平台,移步换景,错落有致。郁郁葱葱的树遮天蔽日,山顶几片浮去飘过,整个崂山秀美多姿,犹如仙境一般。

我们努力爬到“天街”,早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儿聚集了不少人,仔细一看,原来多数是图懒省事,坐着观光车上来的。

走累了,口渴了,心中正盘算着拿什么来消暑,突然发现这儿有卖水果冰粥的,花花绿绿,煞是好看,况且一杯子只需十元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杯再说。此时,妻子也渴了,就先给她吧。

不远处,有家小铺卖冰镇西瓜的,五元一碗,大约有六、七块切好的西瓜。这玩艺儿解暑是最好不过了,我心中一阵窃喜,正合我的胃口。接着,就来了两碗,儿子一碗,我一碗。我俩儿大快朵颐,顿时感到浑身凉嗖嗖的,真得好惬意!

这时,妻子显然累得有些疲劳,不愿意再往前爬山了。但是,我和儿子游兴十足,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不久,就到达一个小平台,这儿视野开阔,可以望到对面茫茫的大海。从崂山高处望海,海是如此平静,那样斑斓。水天相接,云蒸霞蔚,浑然一体。或许是由于能见度的关系,可惜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石老人。我猜,传说中的石老人一定隐藏在其中的某个角落,充满了神秘感……

从山上返程下来,游客们可以花上十元坐一回观光车。车沿山路盘旋而下,耳边呼啦啦的,像一阵风似的。那感觉倍儿爽!

青未了|青岛印象记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重回旅游大巴,我已心满意足。千里江山图,青岛美如画。山美,海美,桥美,人更美!

再见了,崂山;再见了,栈桥;再见了,跨海大桥;再见了,海底隧道;再见了,魂牵梦绕的青岛。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青未了|青岛印象记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陈树彬,现供职于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一小学。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煤炭报》《当代散文》《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齐鲁晚报》《师道》《做人与处世》《苏里南中华日报》《菲律宾商报》《济宁日报》《邹城文艺》《新邹城》《山东能源》等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散文及随笔。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介绍扬中的导游词

[来源网络]阅读(27)

中国第一张金箔诞生在哪里?

栖霞龙潭。

薄到超乎想象的金箔,

要经过几万次的锤打。

古老的技艺,

出现在今天的课堂上。

不仅阅读书本上的田园诗歌,

还深入到田园种野菜、学习农民画……

新学期伊始,栖霞区龙潭小学的《金箔文化》、八卦洲小学的《鹂岛野韵》等特色课程又开课啦。

古老的技艺,今天依然惊艳

龙潭是中国第一张金箔诞生的地方。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龙潭街道范围内现有各类金箔企业80多家、年产值逾2亿元、金箔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听了课堂上的金箔文化介绍,金箔厂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目的地。”龙潭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孩子们在金箔厂里见到了国家非遗技艺传人,见识了“打功”和“吹功”——将1平方厘米面积的金片锤打3万多次,最终制成了一张张金箔。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打好的不规则金箔,工人们则用鹅翼毛挑出,口风吹平,刀子快速划过,轻轻一吹,9.33厘米乘9.33厘米的标准金箔就制作好了。

“野韵”课程,这里的孩子很幸福

八卦洲是长江中仅次于崇明岛和扬中岛的第三大岛,也是南京市规划中的城市中心花园。这里环境优美,阡陌交通,水系纵横,是长江黄金水道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八卦洲小学开设《鹂岛野韵》教程,目的是让孩子多认识一些野趣、多了解一些野韵、多体会一些“野性”。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学校以“八野种植”为主题,在校内建起了“八野种植基地”,野韵研究所的学生们则用校课、社团课的时间,根据时令的不同,自己动手种植、管理、采摘、研究野菜。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老师还教孩子们赏析田园诗文,拿起手中画笔,学习农民画,描绘乡村田园的自然风光。

江韵研究所的环保小卫士们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环境调查、水样采集。

桥韵研究所的“小小建筑师们”动手制作桥模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这么多延伸课程,赞爆了

近年来,栖霞区每所学校在“社会即课堂”理念引领下,让父母、老师与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方面通过父母开放日、父母随班听课、父母进课堂讲课等形式,拓展传统课堂的长度与宽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新父母志愿者联盟、新父母学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每周一封信等系列活动,拓展课堂的高度和深度。

小满课堂、鹂岛小脚丫、小巍带你游栖霞、龙娃小导游等都是课堂最美的延伸。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茶艺社团。

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栖霞教育努力追求“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的发展目标,全区各中小学常态化开展特色课程,有效保障了我区特色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特色课程,有附中仙小的《雨竹琴韵》、龙小的《金箔文化》,迈小的《尚美小公民》,洲小的《鹂岛野韵》、伯乐中学的《适性》、燕小的《八悦》课程等等。

把栖霞元素“搬上”中小学课堂,居然火了

迈皋桥中心小学“舌尖上的汉字”社团。

来源:栖霞区教育局

介绍庐山景点导游词(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来源网络]阅读(29)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2007年8月16日,庐山管理局公布评选出“庐山十景”。

地点:

庐山

类别:

旅游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庐山锦绣谷 笔者摄于 2018 年 2 月

2007 年 8 月 16 日,市旅游局和庐山管理局公布评选出来的“九江十景”和“庐山十景”。“九江十景”是:浔阳古城、云雾庐山、梦幻西海、庐山温泉、石钟神韵、龙宫仙境、天上云居、鄱湖候鸟、活力共青、渊明故里;“庐山十景”是:锦绣仙洞、含鄱吐日、五老听泉、白鹿书院、植物王园、花径觅春、美庐春秋、黄龙宝树、云中街市、龙崖天池。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庐山的旅游旺季,庐山兴旺,也带动了九江市区及周边的旅游经济。若无导游带着,大多数自助游的游客都会按图索骥,到有名的景点打卡,一圈下来走了其中的多数也就满足了。这些有名的景点,按照国人的习惯,一般都会取四个字的名字,凑个双数,或四、或六、或八、或十。常见是八,过了十,大家就记不住了。

2007 年 8 月,市旅游局和庐山管理局评选了“九江十景”和“庐山十景”。这一评选显然是为了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所谓旅游市场的需求,更可能表现为管理部门的需求,比如“庐山十景”中,有九个在山上,山下唯一的白鹿洞书院属海会镇,当年归庐山区管辖。而星子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秀峰和九江县“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东西林寺,虽有千年美名,当然不在评选之列,因为那不是庐山管理局的地盘。“九江十景”也是如此,全部环绕在庐山周边。不太远的都昌的老爷庙,武宁的山水、瑞昌的古铜矿、以及景色人文都极有看点的修水,当然没资格加入。

这两个“十景”,你说是评选出来的,那就是吧。

本篇先来看“庐山十景”。

1. 锦绣仙洞

锦绣仙洞是两个相连的景点,锦绣谷和仙人洞。锦绣谷是庐山景色最美之处,在绝壁上看山下,如在天上俯瞰人间。笔者一直以为,它是庐山自然景观中唯一可以拿出来跟那些名山比拼的地方,而仙人洞相关的人文故事太多了,它们都是庐山必游之处。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庐山锦绣谷 笔者摄于 2018 年 2 月

2. 含鄱吐日

含鄱口是含鄱岭与九奇峰、汉阳峰之间的巨大峡谷,正对着鄱阳湖。此处是庐山视野最开阔之处,远方湖水稻田一望无际,更时有云腾雾卷,极是壮观。含鄱口是毛泽东当年最喜爱的地方(见《历史上的今天 · 7月31日 ·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此处向东,适合晨起观日出。笔者太懒,从未早起去看过日。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含鄱口日出 图源:中国科学院庐山疗养院

3. 五老听泉

五老峰和三叠泉景区。五老峰最壮观,若登上峰顶,则视野极广阔,长江、鄱阳湖及周边数个县区尽在眼前。李白诗云:“九江秀色可揽结”,总结得极是到位。三叠泉不用说,喜欢观瀑的总要来看看。看日出最佳之处在五老峰而不是含鄱口,只是跑这两个地方有点儿累。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三叠泉 摄影:罗克恒

4. 白鹿书院

十景中唯一的山下景区。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其实也没剩下多少东西。那些年,全中国书院都被砸得稀碎。笔者去过国内大多数著名的书院,相较而言,白鹿洞还有点残留。看书院,是情怀,是追思,是读书人的态度。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白鹿洞书院 图源:维基百科

5. 植物王园

庐山植物园,中国第一座正规的、大型的、专业级的植物园,在行业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植物园是个特别有韵味的地方,秀美雅致,其实它不适合匆匆的游人,它是可以让你躺在草地上发呆的地方,是能够让你懂得用科技人员之手做出的自然,比天然的自然更美丽。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庐山植物园 摄影:曹俊,2019 年 11 月

6. 花径觅春

花径公园景区。其实白居易咏叹的大林寺和大林寺桃花都被淹没在如琴湖里了(见《历史上的今天 · 4月28日 · 山寺桃花始盛开》。花径是个公园,更适合晚上绕着湖散步,或者冬日里闲坐,看着山上的雪和湖里的冰。公园有个花房很不错,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品质。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航拍如琴湖与花径公园 摄影:李明宏,2021年5月

7. 美庐春秋

美庐是庐山老别墅的代表。山上的九景中随机去掉一个,对庐山都不会太大的影响,但若没有了老别墅,牯岭镇的价值至少去掉一半,若再没了白鹿洞书院,庐山就不可能被评为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文化景观”。美庐是这座政治之山的代表,有关它的故事过两天单独讲。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美庐别墅 笔者摄于 2021 年 8 月

8. 黄龙宝树

包括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及乌龙潭景区。景区有些零碎,游人不多,比较幽静。黄龙寺是后建的,没什么意思。三宝树挺有特点。黄龙潭和乌龙潭的瀑布可以看看,就是来回攀爬比较累。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乌龙潭 摄影:杨彪

9. 云中街市

山上有座城,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云中山城,若说它是景点似乎勉强了些,但现在的旅游都是吃吃逛逛玩玩,有这么一条景色不错,又能购物、餐饮、洗脚、散步的街道,顺便还能看看山下九江夜景的地方,比起那些这些年硬造出来了纯消费的所谓的古街,还是强太多了。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雪后牯岭镇 摄影:李明宏,2022年 2 月

10. 龙崖天池

龙首崖和大天池。龙首崖是庐山的标志性景点,以奇险而著称,它以前叫舍身崖,干什么的不用多解释。大天池却也一般,也就是看看庐山云雾和山下风景而已。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龙首崖 摄影:吴燕,2021 年 8 月

以上的十景,笔者觉得少了两个重要的景点。这两个景点的游客到访率很高,且又都是庐山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庐山民国三大建筑(见《历史上的今天 · 8月5日 · 庐山民国三大建筑》)和庐山博物馆(芦林一号)。相较而言,“云中街市”更像是硬凑,能去“龙崖天池”的游客又不多。

由于当年六家管庐山的利益纷争,“庐山十景”明显排除了星子县和九江县的著名景点。笔者以为,秀峰瀑布、东西林寺和星子温泉应该加入。庐山市已在 2016 年成立,庐山上下的旅游资源也被统一管理整合,“庐山十景”是不是也该重新评选了?评选的时候,能不能听听群众的意见?

2007 年九江市旅游局评选出来的“九江十景”太泛了,有的是硬凑,比如“活力共青”是什么意思?如何观赏活力?难道说是去看鸭子游泳?以后笔者找个时间再写写“浔阳八景”,这“九江十景”,真不知道怎么下笔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16日 · 庐山十景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介休虹霁寺导游词

[来源网络]阅读(43)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雀鼠谷,古代地名,古战场。《水经注》卷六汾水注云:"汾津名,在介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雀鼠谷的形成,主要因山西境内的汾河,自介休逶迤南下,经义棠、两渡、灵石县城、张家庄、夏门、富家滩、南关,冲破山间,流经霍州,直奔临汾。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两侧太岳、吕梁两大山脉夹势,"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北是晋中平原,南是晋南平原,完全是连接南北两大盆地的咽喉要道。《水经注》又言:"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渊。"形容它的地势险要,而且进一步说明,控制雀鼠谷是多么的重要,直接影响着南北战争的局面,甚至影响到改朝换代。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最著名的两次战役都出在唐朝初年,一是(617年)李渊由太原南下,突破雀鼠谷,当然还有千里径,其间一大体平行的小路——贩盐古道,大破隋将宋老生于霍邑(今霍州)。随即,李渊自龙门古渡渡过黄河,直达关中。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另一次是(620年)秦王李世民由河东北上,突破雀鼠谷,大败刘武周、宋金刚,史称"雀鼠谷大战"。此两役,前者打通了李渊图谋关中的要道,成为隋唐兴替的关键之役。后者终结了刘武周的割据、叛乱与突厥的干涉,赢得了初唐的统一与巩固。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特别是后一次战役,当地留下了许多战争的遗迹、历史的遗迹,如介休的张壁古堡、虹霁寺,灵石的夏门古堡、秦王岭等等,都与李世民有关。

时间到了1969年,苏修亡我之心不死,总想与美帝联手,对我实施"核手术"。中国人民哪里怕他,"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要准备打仗"。也就是这年底,我们炮16师在山西介休成立,辖五个团分别分布在平遥、汾阳、孝义、灵石,我们团随师部在介休。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据参加师部选址的张参谋介绍,当时在大同、太原、临汾,分别有三个军部,那么我们师在山西选址选哪儿呢?最后定在了介休一带,不知是否与雀鼠谷有关?但这里毕竟是通往南北的交通要道,机动性、灵活性、隐蔽性比较强。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这就给我们好多接触雀鼠谷的机会。特别是1973年,我们营到灵石县张家庄执行军工生产任务。从介休一出发,就沿着国道,经义棠、桑平峪、冷泉、崔家沟、两渡、灵石县城、伴随着汾河,来到了张家庄。我们营部就住在了张家庄煤矿招待所,两边是大山,中间是汾河,建房子的地方,多是河水冲出来的滩地,以及山根、山角。

部队每到一地,都要进行社情、民俗调查,进行教育,防止违犯群众纪律的发生。在调查中,我们才知道,这一路都原属于雀鼠谷介休通往灵石的地段,我们住的张家庄也正是原雀鼠谷的中心。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火车站叫冷泉站,基本是货运站,客运车次很少,我每月回介休团部报军事、政治实力,或办事,多是坐营里的汽车,跑跑颠颠,加之学习的"识图用图"、"按方位角行进"、"现地对照",即拿着军用地图,看着现地,定出"坐标"来。那时的军用地图,多标着古迹、古墓、古碑,哪儿有什么都非常清楚。所以我有时跑国道,有时跑省道。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省道相对近些,从介休西靳屯乡下道,经秦树,灵石旌介、静升、资寿寺,就到灵石县城。这一路古迹更多,还没有到秦树,往东就是张壁古堡。秦树更是名副其实,既是地名,又实实在在的有一棵二千六百多年的秦柏,号称"华夏第一柏"。接着就到了旌介,据说是介子推的故里,就在绵山脚下。静升就更别说了,著名的"王家大院" 就在这里,开始还住着灵石炮团的人呢!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当然也属于雀鼠谷,特别是张壁古堡,当年刘武周的藏军洞,地下通道南出口,就在绵山脚下,既可以隐蔽,又可以随时突然出击。现在可罕庙里供奉的可汗就是刘武周。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从张家庄往西转南,夏门、富家滩、南关,更属于过去南段的雀鼠谷。这里的路更窄了,基本沿着汾河而下。富家滩有煤矿,有万人坑,我们部队参观过"阶级教育展览馆"。日本侵占时期,以人换煤,从不把中国人当人,残酷剥削压迫。"日本把头是豺狼,工人血汗被吞光","日本鬼,把头狗,矿工人们死对头;打日本,除把头,终有一天要报仇"。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南关古称阴地关,秦王李世民攻取霍邑(进霍州)时,就曾驻扎在这里。又因冷泉关在其北,故称阴地关为南关。其实,雀鼠谷在灵石地段不同历史时期曾设置过三关,即:北面的冷泉关(是离介休义棠不远的冷泉村),中部的汾水关,即夏门。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夏门附近留下的战争遗迹更多,这里属于雀鼠谷最窄的地段,群峰巍峨,韩信岭与秦王岭隔汾河对峙,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山高水深,地势险要。宋金刚被李世民追上以后,一天大战八次,俘虏宋军无数,终于取得了胜利。据说,大战追击两天,唐军那么多人才吃了一只羊,只喝汤没吃肉,可见战争的紧迫激烈残酷。夏门古堡依山傍水更是有名,夏门春晓,曾有灵石八景之称。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就是这年暑天,几个下地劳动的社员在玉成桥下歇凉,有人喊叫,"下来水了!"大家纷纷快步逃离,只有一个女孩穿得干干净净,小心翼翼地走。真是水火无情,一个浪头下来就把她打倒冲走了。三连从山上下来的施工车见了,沿着汾河就追,也没找到。过两天,在夏门河滩发现,已经死了。地方的教训就是部队的教训,借此,我们进行教育,防止类似问题在我们部队发生。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这就是当年在介休、灵石一带所跑过的地方,及经历的事情。特别是时兴旅游后,我更没少来,主要是带着亲戚跑南同蒲来玩,曾三上王家大院,两上绵山,两到张壁古堡,对雀鼠谷更加熟悉。

初学写诗道:"雀鼠谷中摆战场,军工生产天天忙。施工不忘搞战备,练就多能本领强。""促膝谈心汾河边,互帮互学永不闲。一生要似长流水,曲曲弯弯奔向前。"

我所到过的雀鼠谷

后来写诗道:"绵山汾水两相间,秦树宋槐鏖训酣。郭村文巷常来往,回眸旌介是兵缘。""分别九载又今来,故友重逢饮开怀。杏花美酒香万里,军旅之交情壮哉。"

九口2020-11-13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