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徽商、徽菜、粉墙、黛瓦、砖雕、石雕、木雕,这些都是徽文化的标志。说到徽商,很多朋友都知道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是徽商中最有名的,有着传奇的一生。不过胡雪岩只辉煌了他那一代,而在徽州,有一个徽商家族却兴盛了800多年,他们就是歙县棠樾村的“鲍氏家族”。
这是著名的“棠樾牌坊群”,由七道牌坊组成,它们都属于棠樾鲍氏家族。棠樾村位于现在的黄山市歙县,歙县曾是古徽州州府所在地,徽商故里,徽文化发祥地。徽州地区的古村落中留下的古牌坊很多,但是一个村有七座牌坊,而且属于同一家族的,棠樾独一无二。
棠樾村居民大部分都是鲍氏后裔,至今已繁衍三十多代。虽然只是徽州一个小村落,但棠樾现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和西递、宏村不相上下。古村的主要景点除了牌坊群,还有鲍氏家族的三座祠堂:清懿堂、敦本堂和世孝祠,以及一座徽派经典园林——鲍家花园。
棠樾鲍氏的始祖叫鲍荣,根据《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记载,南宋建炎年间,鲍荣在徽州府任“文学”官职,他看到当时棠樾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是块风水宝地,便在这里建了一座宅院,取名“掌书园”,还把早逝的妻子葬在园中,这个院子就是现在棠樾村的“鲍氏始祖墓园”。
鲍氏家族正式定居棠樾是到鲍荣的曾孙,鲍居美这一代。鲍居美看过这里以后评价棠樾,是一个“山川之盛,原田之广,足以立子孙百世。”的地方,于是,他们全家人从徽州府搬到棠樾。鲍氏家族在棠樾村开始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徽州一个显赫的大家族,鲍氏后人尊鲍荣为“棠樾鲍氏始祖”。
棠樾的名字也是鲍氏族人取的,借《诗经·甘棠》篇中“周贤吕台伯”的故事,台伯深入民间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那棵甘棠枝叶茂盛,清荫满地。“棠樾”意为甘棠枝叶繁茂,有纪念先贤、渴望德政的愿望,棠樾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历史证明鲍居美的眼光独到,看得很准,棠樾这块风水宝地让他的家族兴盛了数百年。
鲍氏家族最辉煌的时期是明清两朝,棠樾七座牌坊中,明代牌坊有三座,清代四座。古代建造牌坊是要经过皇帝批准的,只为大功大德之人立牌坊,鲍氏家族历代遵循“忠、孝、节、义”的家风。七座牌坊中有一座是经皇帝同意,由鲍家人自己出钱建造,其余六座都是皇帝下旨并由国家出钱敕建的。
棠樾鲍家祠堂内壁上挂着鲍家祖训“忠孝、廉洁”。七座牌坊是鲍家几百年的无上荣耀,鲍家能获得朝廷如此嘉奖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传承着几个品质:孝道、大义、精忠。“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是乾隆皇帝为棠樾鲍氏所题,清代时棠樾村属“衮绣乡”。乾隆题诗是被鲍家一段“忠孝往事”所感动。
这段感天动地的故事发生在宋元时期,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族人领兵抵抗,鲍余岩和鲍寿逊父子被叛军俘虏,要杀其中一个,让父子二人自行决定谁死,没想到他们父子争着要死,都想让对方活下来,最后连叛军也不忍下刀。朝廷因此为鲍氏父子建造了一座牌坊,名叫“慈孝里坊”。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听说了鲍氏父子的事迹以后深受感动,拨款重修慈孝里坊。牌坊上面还刻上了永乐皇帝作的《慈孝诗》:“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鲍家父母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清代乾隆皇帝不仅题诗,也下旨修缮了这座牌坊,一座牌坊被几朝皇帝旌表重修,是何等的荣耀!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历代鲍家子孙中还有很多,从几座牌坊的名字就能看出鲍氏家族的功绩和品德,鲍燦孝行坊、鲍文龄妻节孝坊、鲍淑芳父子义行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乐善好施、清正廉洁、忠孝两全”,鲍氏后人将中华传统文化完美地继承下来,并且一直坚守。
这是牌坊群中的一座古亭,名叫骢步亭,建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也是朝廷为了嘉奖鲍氏。鲍家曾有祖孙三代均任明朝御史,而且都是两袖清风的清官,公务出巡也不坐轿,只骑一匹骢马,朝廷因此修建了“骢步亭”予以褒奖。这座四百多年的古亭对研究明清历史文化及古建筑艺术有宝贵价值。
可见,棠樾古村的每一道牌坊,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值得传颂的故事。鲍氏家族为什么能够繁荣数百年?为什么又能代代出英才?或许和他们家族女性的地位有关系。这张照片中的建筑是棠樾鲍氏家族的女性祠堂“清懿堂”,是我国保存的唯一一座专为家族女性而建的祠堂,也是世界唯一的“女性专有”祠堂。
清懿堂建于清嘉庆十年,即公元1805年,这座女性祠堂开创了历史先河,在设计上也别具一格,精益求精。我国常见的家族男性祠堂都是坐北朝南,而清懿堂坐南朝北,这样的布局源于《易经》“男乾女坤、阴阳相悖”的理论,就是男女相反。传统民居中北堂在古代为母氏所居,坐南朝北,旨在颂扬母恩母德。
清懿堂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面阔近17米,进深近50米,为三进院落,五开间,祠堂内依次是门厅、主厅、寝堂与享堂,整座建筑以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外观为主要特色,只有后进部位为歇山顶式楼阁。双天井设计既可以保证祠堂内部的采光、通风,也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深意。
清懿堂最著名的是大门两侧的“八字墙”,两块砖雕墙被誉为“徽派建筑中的最佳艺术品”,雕刻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典雅细腻,柔中透刚。清懿堂在细节上甚至比鲍氏家族的男性祠堂敦本堂更加考究,更奢华。那么,鲍氏后人为什么要为家族女性修建这么一座豪华祠堂呢?
因为鲍家历代多高官、富商,还有既是官也经商的,而且是盐商,即“红顶商人”,鲍家是明清两朝辉煌五百年的徽商代表之一。这背后当然离不开家族女性的默默付出,而且鲍家历代所出的“贞节烈女”多达五十九人(牌坊群中有两座贞节牌坊)。因此,鲍家第二十四代始祖鲍启运为了感谢和纪念家族妇女做出的贡献,花巨资建造了清懿堂。
再来看鲍家的男性祠堂,男祠位于女祠清懿堂斜对面,第一道牌坊旁边,名叫“敦本堂”,这个名字就暗含鲍氏家训,做人要“敦厚善良”,敦本堂俗称男祠,豪华气派的大门就告诉人们,这个家族非同寻常,既富,也贵!屋顶的十个翼角就像五对展翅欲飞的凤凰,因此得名“五凤楼”。
敦本堂是明嘉靖年间,任兵部左侍郎的鲍象贤退休回乡后,召集族人为鲍家八世支祖庆云公而建。庆云讳行万四,字泽叔,在家族中威信很高,被立为门祖,因此敦本堂开始叫“万四公祠”。清嘉庆六年(1801年),鲍家第二十四世祖,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父子对祠堂进行了重修扩建,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敦本堂。
敦本堂坐北朝南,结构为三进五开间,占地面积750多平方米。祠堂大门两边同样有精致砖雕八字墙,不过,比起女祠清懿堂的八字墙,雕刻的精美程度差了点,占地面积也比女祠小50平方米,可见女性在鲍家的地位非比寻常,鲍氏家族对女性的重视堪称古代楷模。
鲍氏男祠内部“肥梁瘦柱内天井”的徽派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屋柱细而高,横梁却很粗,被称为“冬瓜梁”,这也是徽派古建筑的一大特征。整体建筑恢宏大气,是清代徽州祠堂建筑的艺术典范。祠堂内还存有义田规条碑和嘉庆皇帝上谕碑等十七方历代珍贵碑刻,都是鲍家八百年辉煌的历史见证。
紧邻敦本堂的是“世孝祠”,清嘉庆六年建造,隶书门额“世孝祠”三字为清代书法家邓石如书写。“世孝”,就是告诫子孙要行孝道,鲍家祖训规定,凡是鲍氏子孙有孝行的就可以在死后奉祀在世孝祠内,并在祠堂内壁上刻行孝事迹,檐廊两庑墙壁嵌有“世孝事实”古碑六方。
棠樾村,这座徽州古村落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徽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牌坊、祠堂、徽派古建筑只是徽州文化的承载体,慈孝、忠义,才是我们最应传承和实践的民族文化精髓。你认为呢?你来过徽州棠樾吗?对这里有何印象?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旅游爱好者,非常时期,响应号召不出门,宅在家里看世界。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