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一山岂止一世界

黄山西大门(脱下军装 他们成为黄山守护人)

脱下军装 他们成为黄山守护人

丁丁在黄山一岩石上清理防火道。(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森林防火员胡汉森:我要守好这个“家”

11月7日一大早,55岁的黄山风景区西大门钓桥管理区防火队中队长胡汉森便开始巡查区域火源。

“防好一把火、堵住一条虫、护好一批树,是黄山风景区园林人的重要职责,防火工作更是头等大事。”胡汉森告诉记者。

1967年,胡汉森出生在黄山脚下的富溪乡富溪村。1990年,当了5年兵的胡汉森从部队退役后,成为黄山风景区一名森林防火员。他先后在黄山温泉景区、松谷景区、白亭等地工作,2007年后调到西大门的钓桥景区工作至今。

整个钓桥管理区承担的防火区域共有35平方公里,防火队员16人,分成3个小分队,分布在钓桥景区内。身为队长的胡汉森每天穿梭在3个小分队所巡视的路段上,跟队员们一起巡视。每当秋冬季节防火紧要期到来,胡汉森每天至少要走15公里路,两个来回。当防火等级达到3级以上时,他早班天亮就要出门,晚班要到7点,如果防火等级更高,要巡查到21点,常常两三个月都休不了一次假。

险峻的山路,突如其来的毒蛇,总是让大家胆战心惊。在前不久的一次攀岩巡查中,胡汉森不小心脚下打滑,右手被树枝划破,顿时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7针。大家都劝胡汉森休息,可正值防森林火灾高发关键期,他还是选择回到岗位上。“黄山就是我的家,人在岗位上,心里就踏实。”胡汉森说。

常年在潮湿的环境中巡查,风湿性关节炎是胡汉森和队员们最常患的“职业病”。2012年7月,景区外围突发雷击火情。接到命令,胡汉森拖着风湿伤痛了一个多月的双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扑救。“当时心里只想着尽快扑灭火情,忘了伤痛。”胡汉森回忆说。

钓桥管理区位于西大门深处,平时鲜有游客到来,进出的多是一些当地的农民或驴友。为了便于对进山人员进行管理,胡汉森率先实施对从西大门进出山的游客进行实名登记,搞清楚他们进出山的大体时间和行走路线,并向他们传播防火知识,对他们的行走路线进行指引,极大地减少了野外用火、游客迷路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工作闲暇,他会经常去毗邻乡村,给当地村民宣讲安全和资源保护知识。

32载时光倏忽而过。如今,胡汉森的两鬓也开始爬上白发。他巡查的足迹遍及黄山和黄山外围的每条山路、每道山峰。令他高兴的是,随着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乱扔杂物、烟头的现象越来越少,游客的安全防火意识越来越强。“每当站在景区游道上,听到游客称赞美丽黄山时,我打心底感到自豪。”胡汉森说。

多年来,胡汉森获得黄山风景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黄山的‘儿子’,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扎根山林,守好黄山的满目苍翠,守好这个‘家’。” 胡汉森说,尤其在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后,更要扎扎实实做好景区日常的风险排查,在细微之处用心,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工作中。

迎客松应急保护队队员丁丁:我就是黄山松的“班长”,与它们共命运

测量枝干倾斜度、查看树皮健康程度、检查支撑杆状况……每天清晨6点半,是丁丁和师傅胡晓春雷打不动的“早操”时间。从加入黄山迎客松应急保护队那天起,这样的“早操”,他已坚持了6年。

11月7日一大早,丁丁照例身穿防火工作服,对黄山上的古树名木做防腐处理保护,“把腐朽的铲除、裸露的根部覆土等,防腐工作是个细致活。”

1987年,丁丁出生在黄山东大门山脚下的三口镇。2014年,丁丁从部队退役,2016年,加入迎客松应急保护队,成为一名“守松人”。

在师傅胡晓春的指导下,他悉心学习每一项防护知识,将迎客松当成自家亲人般呵护。

2018年春节前后,黄山风景区遭遇冻雨天气。下的是雨,淋到身上就结成了冰。迎客松枝干的冰越结越厚,松针上很快结出冰球,随时有压断枝条的危险。在胡晓春的带领下,丁丁和其他10名迎客松应急保护队队员,6天里,顶着风雪和冻雨,全力保护迎客松。

因为有过工程兵严苛恶劣环境施工的经历,每一次检查、加固、防护,丁丁都冲到前面。眉毛、睫毛上常常结了霜。

风雪中,丁丁更加理解了迎客松的孤独、顽强,与它有了情感上的共鸣。

丁丁先后荣获黄山风景区“抗击冻雨冰雪灾害先进个人”等称号。“作为‘守松人’,我觉得自己就是这一棵棵黄山松的‘班长’,与它们共命运,并在紧急情况下竭尽所能守护它们的生命。”丁丁说。

丁丁还告诉记者,在学习总书记给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后,更加认识到自己作为迎客松守护人的责任和光荣,表示要以胡晓春为榜样,积极传递真善美,接续当好“守松人”。

游客集散中心安保部部长胡春雷:当好景区“守门人”

11月7日,在黄山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身穿保安服的胡春雷在忙着工作。

今年42岁的胡春雷所任职的游客集散中心距离黄山风景区约20公里,是守护黄山安全的门户之地。

火眼金睛检查千万行包、铁面无私管控私车接拉游客、不厌其烦为粗心的游客守好车辆、苦口婆心劝导游客将管制物品免费寄存在山下……在这里,胡春雷和同事们昼夜坚守,将一切可能威胁景区秩序和旅客安全的因素拒之门外。

1980年,胡春雷出生于黄山市黟县宏潭乡宏潭村。2004年,从部队退役后的胡春雷成为黄山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一名保安员,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站岗、执勤。

黄山年客流量有300多万人次。人们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常因不了解景区管理规定携带违禁物品。每当游客问起“帐篷为什么不能搭?”“无人机为什么不能飞?”“画板为什么不能带?”时,胡春雷总是细心解释。同样的话语,他每天要重复很多遍。

今年9月13日,在胡春雷的值班室,又多了一面新的锦旗。锦旗上面写着“热心服务,温暖人间”。原来前些日子,有4位来自河北的旅客因丢失背包向胡春雷求助。胡春雷和队员们多方寻找无果。看着游客失落的样子,胡春雷心中不忍,决定再细细查一遍监控,终于在一段不起眼的录像中找到线索。当胡春雷把游客追回来时,他们十分激动地对胡春雷说,这趟旅行,他们不仅领略到黄山美景,也感受到这里的人情,“堪称完美的黄山之行。”

在游客集散中心工作了这么多年,胡春雷只登过1次黄山。节假日通常是保安员最忙的时候,作为骨干,他很难腾出完整的时间去登山。

那次登上黄山,胡春雷站在光明顶向下俯瞰,极目远眺,却怎么也望不到他们的游客集散中心。山太高、太大,集散中心太远、太小。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距离,胡春雷反而觉得自己与黄山更近,“我们守住了上山的第一道关卡,为游客揭开大美黄山的序幕。我们目送游客心满意足地离开,让更多人拥有完美的黄山之行。”

胡春雷在保安岗位工作了18个春秋,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保安员”和“保安之星”等称号。“我要继续当好景区‘守门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的精神,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胡春雷说。

(记者 李明杰 本报通讯员 梅良仿 徐慧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徽州研学旅游网 » 黄山西大门(脱下军装 他们成为黄山守护人)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热门文章

  •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