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啊,今天我又回来了!
(摄影 钰林等)
2022年9月7日,是我们杭州“八仙乐游团”苏南八镇游的最后一天。下午二时许,我们从苏州木渎镇乘车来到震泽镇。
震泽古镇位于苏浙交界处,号称是“吴头越尾”。震泽镇离浙江湖州南浔区仅有12里路,散步都能轻松走到浙江。 震泽古镇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十余年间,几乎每年的春节我都是在震泽度过的。因为我妻子的老家是震泽,她从小与老祖母一起生活了多年,后来才离开震泽。对祖母的感情很深,而且她妹妹一直与老祖母住在一起,姐妹的情谊也很深。每年春节放假,我们必定是在杭州卖鱼桥运河轮船码头坐“杭震班”轮船,坦悠悠地航行10个小时,可谓是“早辞杭城晨光照,晚抵震泽近黄昏”。诚然,10个小时的行程令人厌倦,可是每年到过年的时候都是乐此不疲。
白发苍苍的老祖母一听到轮船的叫声,就会倚在门上等待我们的到来。一见到我们总是嘴巴张开,乐呵呵地笑着,分外亲切。几十年过去了,老祖母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以至一提到震泽镇就会想起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老祖母出生穷苦,一生颠沛流连,为生活曾长期在上海滩做佣人,据说曾在上海滩非常有名的一位名人家中帮佣,家常菜烧得不错。每年春节我最喜欢吃鸡汤烧“红嘴绿鹦哥”,味道特别鲜美。震泽的河鲜丰富,尤其是河虾,个儿大,震泽话叫做“弯转”,意指烧熟了的虾儿会弯曲身体。每年她总会千方百计晒上一斤、二斤河虾干,邮寄或托人带到杭州,让我们解馋。
震泽啊,今天我又回来了!熟悉的小镇,已然换了模样……..
走进震泽古镇,原来是原生态的小镇整个镇区都成了一处游览景点。高大的禹迹桥横跨在河面上,这座桥我以前在震泽小住的时候会常常光顾的,在桥上可以欣赏来往的船只穿梭,感受历史演变沧桑。禹迹桥顾名思义必定与大禹治水有关,震泽是太湖的别称,为了治理水患,远古时期的治水英雄大禹一定到过这里。
走过禹迹桥,迎面就是慈云塔与慈云寺,在我的印象里是没有这座慈云寺的,当时只有一座高耸的慈云塔在古镇中鹤立鸡群。慈云塔我曾多次光临,攀登上去却只有一次,楼梯狭窄攀登不容易。当时听说,这座古塔是三国时孙权的妹妹的“望夫塔”,因刘备离去,孙权妹妹思念丈夫而登塔远眺。可是,我也有疑问,孙权的妹妹为何不在镇江远眺,而在这吴头越尾的震泽登塔眺望呢?因此,可能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据相关资料介绍,慈云寺塔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代都有重修。这是一座六面五层的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塔高38.44米,仍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塔的外观为翼角飞翘,玲珑挺秀,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塔内置有楼梯,可供登临眺望观赏风光。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每于春秋佳日,夕阳红照之际达其第五级,北望太湖波光,南瞰荻塘水韵,令人心旷神怡。谓之“慈云夕照”,为震泽八景之最。
目前,因为慈云塔正在进行维修,我们并不能欣赏塔身,更不能登临,但从一张以前的照片中可以见到宝塔真身,确实造型美观,雄伟巍峨。
眼前的这座慈云寺是近些年才修建的,大雄宝殿巍峨,金碧辉煌,寺庙内的佛事很热闹。但是,慈云寺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屹立在寺院庭院中央的一尊洁白的观世音菩萨塑像,菩萨塑像高达数米,端庄而慈祥,有求必应,为民解除忧烦。
走出慈云寺,我们漫游在震泽镇的古街——宝塔街上,宝塔街不长,仅有368米,但是它承载的东西不少,竟然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几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即慈云寺和师俭堂,还有禹迹桥等都在这条古街上。古街的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古塔、古寺、古桥、古宅为一街所串联,是震泽的核心景区。也就是说逛过这短短的宝塔街,就能把古镇大部分景点都玩过了。
但是,从宝塔街的现状来看,商铺和人流都比较冷清。我们很快地沿着宝塔街走到了镇中心广场,那里还有一处全国文保单位——师俭堂。据资料介绍,师俭堂位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宝塔衔。由徐氏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坐北朝南,三面环水。师俭堂占地2700余平方米,面阔五间,六进高墙深宅,集河埠、商铺、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街中建宅,宅内含街,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在建筑布局上,三条轴线巧构空间组合,呈现凝重古朴的传统中式风格。
我们来到古镇的中心广场,这里是人气比较旺的地方,商业氛围浓郁,可以采购震泽的特产,我最喜欢震泽出产的“黑豆腐干”,味道独特,很有嚼劲。记得以前是五元钱一斤,近些年水涨船高,价格已经提升到20元一斤了。我在商店里买了一斤,同行的周明夫妇等人听我介绍,也都买了一点。古镇还有酥糖、“风霄”、熏豆等特产,震泽的红烧羊肉也是一道美味。
本来我想花十几分钟的时间到附近的“周坊元”看看,那里是我老岳父的老祖宅。周家历史上曾出过一个翰林,所以周坊元也是一处历史民居建筑,庭院深深,给我的印象蛮深。但是, 因时间关系不能前去探望,我们在震泽镇逗留了一个多小时,3点20分离去回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