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的大学同班35名同学毕业后分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山野边疆,为祖国的地质事业,献完青春献终生,无怨无悔,鞠躬尽瘁。
当年同学们忙事业、忙工作,承担养家重担。无时间,也没闲心,享受一段人生的美好时光,只能把青葱岁月,老同学的友谊,埋藏心里。
老了,退了,身上的重担卸下来了,才有了闲适和轻松,回首往事,点燃旧情,而大学时代的青葱岁月,最是心中的念及。
四十六年的分别,四十六年的牵挂,给了我们相约相聚足够的理由。2016年9月17日,同学们,坐飞机,乘高铁,掠过初秋的红叶,跨过山河的壮美,向西安奔去!
前世的债,今世的情,大家相约,相会西安。
时光能带走青春,却带不走同学情,老同学终于相见了,放下的是当年矜持,释放的是青春激情,张开臂膀,敞开心扉,尽情的拥抱友谊。
端详四十六年后的张张笑脸,不显苍老,只有沧桑,每个同学心中的影像,还在这里——如初见一样。
那一天,同学们谈笑风生,去了乾陵。
在陕西,西起梁山,东至金粟山的百余里间安居着唐代的19位皇帝,而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陵墓就在这18座唐帝王陵墓的最西端,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梁山主峰。整个陵墓远远一望就似一位卧躺着的美人。
中国大地有许多皇帝陵墓,最特别的当属乾陵。其特别在于:唯一一座皇帝与其妃子合葬的陵墓;唯一一座同葬两位皇帝的陵墓;唯一一座没有被兵匪盗掘的陵墓。
步入陵区,一条青石铺就的宽阔神道依着山势缓缓抬升,笔直地向北延伸,与巍峨耸立的梁山北峰融为一体。神道两侧,分布着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其衣着打扮各有不同,细看充满了异族风情,石像拱手而立,姿态卑微,可惜的是所有人像皆被人砸掉了脑袋。为何如此,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末时期,一帮老外到乾陵去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皇帝守陵,觉得不是个滋味,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就用计策取胜。这帮老外每天晚上到乾陵附近的田地里践踏庄稼,然后第二天又在村里百姓中煽风点火,说这守陵的石像成了精,晚上常到田地里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就必须砍掉这些石像的脑袋。当地百姓信以为真,真的按照老外说的去做了。二说是八国联军侵华时,见乾陵前面立着外国使臣的群像,感到有辱脸面,粗野地破坏了石像。传说毕竟是传说,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恭立的石像至少印证了当时唐朝的兴盛与强大。
从乾陵头道门进入,走完一段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称为“司马道”。两旁有华表、翼马、鸵鸟、石马、石碑、石狮等。两边的翁仲,神采奕奕。一阵清风拂过,似乎见到了其衣袂飞扬。可惜有好几座已遭文革损毁,留下的残身,似乎是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在诉说历史。
朱雀门前,驻足良久,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雕刻在门上的两只朱雀浮雕,是大唐和西域诸国文化交流的象征。朱雀又叫鸵鸟,产于沙漠地带。汉唐时,如今的伊朗、阿富汗等国,都送鸵鸟到长安来,奉献皇帝。将驼鸟雕刻在陵前,给乾陵凭添了几分世界大国皇陵的神韵。
沿司马道前行,来到一块较为平坦的山梁上,迎面有一块方形碑,上书“唐高宗乾陵”,还有一块稍大的碑,上书“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据说这是郭沫若所题,武则天逝世1000多年来,封建官僚一直没有把她当皇帝看,反倒给她抹了不少黑,是郭沫若的题字,为她平了反,还了女皇一个公道。
在郭沫若的题字的东侧,可见千古之谜的“无字碑”,其碑体由一整块高七米多、宽两米有余、厚一米多的巨型青石雕琢而成。圆首的碑头刻有八条相互缠绕的龙,碑身两侧各有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将一代帝王的霸气雄才体现得淋漓尽致。环顾硕大的石碑,竟无只言片语,碑身隐约可见许多字,经考证都是后人题写上去的。一般而言,封建王朝的皇帝,大多都是些功利主义者。在他们的生前身后,都大力彰显自己的功德,碑牌、塑像,随处可见,而自立无字碑者,怕只有武则天才能做到。其风范之大度,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无字碑的西侧为述圣记碑。有意思的是,武则天给自己立了无字碑,却给高宗李治立了“述圣记碑”,也叫七节碑。碑石来之于阗,照辉陵园。碑文由武则天亲撰,内容是述颂高宗功德。
女皇武则天放弃了帝陵一隅的威仪,同夫君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生前同为皇帝,死后还做夫妻,于功名显耀而不顾,令人很是寻味,在我眼里是不简单!
走出司马道,继续向北,开始有一段砖铺路,再向前,是树木交错掩眏,满目翠绿,砖路没了,只有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地势陡峭之处,须借助一下旁边的树木,扶树扯攀。我见树皮儿已被游人摸得个溜光溜光。登上山顶,已是气喘吁吁,汗珠滚动了。翘首环顾,方圆数十里,地势平缓,阡陌纵横交错。见山下山体凹状如簸箕,甚为惊奇。问了当地村民,才知道簸箕状的山体凹陷谓之“黄巢沟”,此乃唐末农民起义头目黄巢炸石开山,盗墓所留。据传,就在墓道即将挖开之际,天空中电闪雷鸣,军士们以为武则天显灵惊慌而逃。后又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盗掘,但都未能打开墓道之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只有那簸箕状的“黄巢沟”依旧。在山顶我打开相机,照了几张像,因雾气腾腾,效果都不好,难道这里也有雾霾?
沿原路返回,又来到无字碑前,隐约看到一位龙颜凤颈少女,立在眼前。她十四岁被选为妃,靠其娇媚的容貌及超人的胆略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宠爱,却又因为唐太宗的驾崩而被迫出宫做了尼姑,然而人生沉浮,荣辱难测,她却又因为唐高宗李治的情有独钟得以重返宫庭。
我正在遐思之际,来了一帮游客,一位导游手举扩音器,顺嘴胡嘞嘞。其中听到一句,武则天一生残忍,杀害亲生儿女,为了权利不择手段。接着演绎一些风流韵事往女皇身上泼脏……面对无字碑,我默然无语。中国的无聊帮闲,是一代传一代,他们的最惯用伎俩是先利用扭曲把别人先推到荒谬绝地,然后表明自己多么高尚,获得喝彩。孟子说过:以五十步笑百步,又何如?人们想过没,我们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尘,谁又能说得了谁呢?
对武则天人们不应当只对她的风流韵事,津津乐道,可她的功绩有谁会记得?她在位期间,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用人才,取得了令无数人称道的历史功绩。比起唐朝后几个碌碌无为,丧权亡国的李氏子孙简直是天壤之别。则天临终时去皇帝尊号,称则天皇后,和高宗安葬一地。一代女皇,刚毅果敢,继承了唐太宗的治国风范,将大唐的辉煌推向鼎盛。
武则天,一个木材商人家庭出身的庶族女子,从一个才人到昭仪,再到皇后,最后成为女皇;一个外姓女子,冲破封建陈规,依靠自己的智慧,登上了名副其实的皇帝宝座,不仅下诏书,还封后宫,还敢杀犯我的外国人;她君临天下,没有垂帘听政,这是伟大!有没有狠心?有。但说这个女人只有野心、狠心,没有温柔心,则必须否认。倘若她没有温柔心,那百年之后为何选择和高宗合葬?一个女子,无论政治权力多大,在他人面前多么风光,也有柔弱的时候,也需要在男人肩膀靠一下。这是人性使然。女皇也是女人。在世,生活有爱;去了,躺在夫君身边,多么美好,也应该享受一份安静。如果对此热衷于演绎,只能说演绎者心里更龌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