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一山岂止一世界

黄山的历史有多少年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缘何一眼惊千年)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缘何一眼惊千年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缘何一眼惊千年

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缘何一眼惊千年

3月31日,考古人员在黄山遗址码头遗迹发掘现场认真细致清理。高嵩摄

□本报记者陈茁张体义温小娟孟向东

提起独山玉,自然想到南阳。想不到的是,距市中心约12公里、独山东北约3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丘,自古就有一处繁忙的玉石器加工基地,红红火火存在了3000多年。

如今,黄山遗址——这处5000多年前的玉石器加工基地得以重见天日。历经4个春秋,我省考古工作者揭土拂尘,先后找到了仰韶文化的建筑群、屈家岭文化的墓葬群、石家河文化的堆积层,隐藏在地层之中的文化密码逐一浮现,不断带来惊喜。

3月31日,南阳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入选“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项目之后,该遗址拿下的又一个考古界“年度大奖”。

实至名归。难怪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称之为“中华瑰宝,千年一遇”。

重启黄山遗址考古发掘

3月24日,白河岸边,黄山顶上。虽叫黄山,不过是座小山丘,极不起眼。山顶上,围挡圈起了考古重地,大棚内,探方连着探方,玉石、陶片随处可见。

“这又是一个屈家岭大墓,从规制上看很可能超越之前发掘的酋长级大墓,它被旁边汉墓叠压,我们需要做好规划精心清理。”一大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马俊才就蹲在探方内,跟同事们商讨如何发掘新发现的编号M166墓葬。

马俊才抽空将遗址“过往”慢慢道来:1959年1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黄继光小队”配合当地铁路建设,对黄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时间并不长,成果却丰富。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对它有长篇的生动描述,考古成果能被当时权威的史书收录,足见其分量。在河南博物院的第一展厅中,也能见到当年黄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玉钺的风采。

黄山遗址在考古界、在玉器爱好者、在当地村民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黄山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的发掘情况,这块土地上随便就能翻到陶片、玉石片。但是,种种原因,这里后来再没进行过大规模的发掘。

2016年,受当地委托,马俊才组队对黄山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考古钻探和调查。他不急不躁,扎扎实实地把调查工作搞了一年多,终于摸清了黄山遗址的底儿:以山顶为中心,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201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手拉开了黄山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的帷幕,这一项目最终被纳入了“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黄山遗址,又一次进入了国家级考古研究层面。

马俊才清楚地记得,那天,他把第一个探方布在了山顶上,以山顶为核心,向外线性扩散。一眼三千年的考古奇观,就这样在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中铺陈开来了。

发现“庞贝式”史前大型玉器作坊

黄山遗址再次“动土”,考古技师程永刚从一开始便全程参与,对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熟稔于心。

“这是我们2018年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仰韶时期编号F1、F2房址以及作坊遗址,都是长方形多单元房基,呈前坊后居的布局。”程永刚小心越过一处处墓葬,指着位于遗址一侧的房址说,“除居住生活功能外,这里主要磨制生产玉器石器,地面有很多砂石浆残存,经过成分分析,大部分为独山玉石和砂岩磨石粉的混合物,为玉石作坊的定性提供了关键证据。”

与此处相隔不远,是新近发掘的编号F16、F30、F37的另一组仰韶时期房屋遗址,推拉门道、木骨泥墙、红烧土是这一时期典型建筑特点。室内的炉台、工作台以及散落的石钻头、砺石、磨石墩、石钺生动再现玉石器制作流程。这些房屋分属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同一族群连续居住还是不同族群先后定居?谜团有待进一步揭开。

黄山遗址这些仰韶时期“前坊后居”建筑群,因建筑技术和日常生活细节完好保留而被专家称为“庞贝式”遗存。曾两次到访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戴向明告诉记者:“每次去都感觉非常震撼,国内罕见。”

既以玉闻名,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石料自然极其丰富,以砂岩质的制玉石工具2.3万余件,另有玉器116件、独山玉半成品或废品500余件、玉片3518件、玉料4500余件。其中三块砾石上绘有褐红色人物劳动、卧猪、兰草写意图,让人叫绝。

更让马俊才兴奋的是,2021年,他们还在黄山脚下发现了“码头”性质的遗迹——直径约50米的半月形港湾。从发掘情况看,一条长约500米、宽27米、深7米的人工河道,连接起通往独山的自然河,并与其他河流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完备了遗址与独山、蒲山玉石资源供给体系。

经过几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确认了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因独山玉石具有很强的标识性,目前在全国20多个遗址出土的独山玉器都疑似“黄山造”,或许该遗址生产的玉石器交流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南阳盆地。

“黄山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作坊遗存的空白。它处在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区、距今5000多年的关键时间节点,为研究中华文明形成提供了关键材料。”马俊才说。

猪下颌骨的“财富密码”

与仰韶房址紧邻的屈家岭文化大型高等级墓葬区,是黄山遗址的另一罕见奇观。

大墓M77中,双玉钺、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镞,400多块猪下颌骨由小到大排列,分层摆放,环环相扣……数千年前如此“豪华”的陪葬,墓主人到底拥有怎样的权力和财富?

“这些梯形独木棺、双玉钺、象牙饰、单弓、成捆骨簇、少量陶器、大量猪下颌骨,应该是‘酋长’级别墓的标配,他们直接掌管着这个区域的玉器生产和加工。”马俊才解释。陪葬品中,作为财富象征的猪下颌骨最具特色,总数多达1600多个,堪称新石器遗址之最。

大部分女性墓葬中的猪下颌骨数量为个位数,但也存在特例。在M171女性墓中,头骨位置有一排细小的骨片,每一块骨片长约1厘米,两端打磨圆滑,程永刚说:“推测是串缀起来的冠饰。这个墓的猪下颌骨目前发现了20多块,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地位不低。”

M172同样是女性墓葬。不同寻常的是,头骨左侧出土了一把疑似象牙质的编织针。这一把编织针的出土让考古工作者十分惊喜,专家认为,这些成束骨针应该具有编织功能,进一步清理墓葬,或许可以找到编织材料,不论是植物、动物毛发或丝,都将为我国史前纺织考古提供重要材料。

黄山遗址出土的上百座屈家岭时期墓葬,是目前豫西南乃至汉水中游地区这一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群,头枕白河、足蹬独山,排列有序、等级森严。墓葬中的人骨遗存几乎都保存完好,十分罕见。马俊才说,这得益于黄山周围的土壤环境,也给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经过与北京大学合作进行人骨DNA的采样测试表明:一直被视作“南方人”的屈家岭人,其中编号M44墓中的个体和黄河流域古代人群有着显著关系。“M44墓中的个体是迁徙、贸易还是战争原因由北至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马俊才说。

“考古奇观”的新期待

从考古大棚走出,站在黄山顶上眺望,麦苗青、油菜黄、桃花粉,玉带般的白河从东边山脚下流过,西边是已经湮没的古河道,蜿蜒通向远方。几千年前,“黄山造”的玉器就是从这里辗转走向中原、流通江汉。

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发达的玉器制作相比,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较为稀少,以玉闻名的黄山遗址因此也得到了考古界的特别关注。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认为,黄山遗址距离独山不远,独山有独山玉,这是人类最早利用玉这种优质材料的证明。这里从仰韶时期到屈家岭时期一直从事玉器加工,虽然文化变化了,产业没变,而且社会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为反映史前社会发展过程提供了资料,非常难得。

面对脚下这片与玉相伴的黄土,马俊才也有甜蜜的“烦恼”:“整个遗址层层叠叠都是宝,房摞房、墓摞墓,常常出现仰韶时期、屈家岭时期制玉作坊和房址、墓葬相互叠压打破现象,手铲稍一挖,就碰到其他时期的东西,抉择困难。”

越是复杂,越要规范。细致的发掘流程、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边发掘边保护的理念,马俊才探方里的几把刷子在业内颇有名气。专家这样评价黄山遗址发掘工作:墓葬清理得非常精彩,非常细致,连弓矢的痕迹都做出来了,这在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中十分罕见。

优越的地理位置、保存完整、现代因素干扰少,黄山遗址跨越几千年且文物遗存丰富集中,具备极高的展示价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认为,黄山遗址兼有南北文化整合的特点,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非常适宜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它的发掘研究、保护展示,必将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历史文化支撑,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化品牌越来越响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徽州研学旅游网 » 黄山的历史有多少年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缘何一眼惊千年)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热门文章

  •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