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莫砺锋教授主讲的“诗歌唐朝”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一经播出,便被大批喜爱中国古典诗词的观众们所关注,并且反响十分热烈。
莫老师是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国内地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校园内,他被学生奉为“学术偶像”,深受敬爱。
“程门大师兄”莫砺锋
南京大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学术重镇,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这个优秀学术团队的主体就是出自我国著名文史专家程千帆先生门下的“程门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莫砺锋教授是程先生培养的第一位博士,被称为“程门大师兄”。
在程千帆门下的弟子中,据说程先生最器重和推重的就是莫砺锋,程千帆与其他弟子谈话,处处以莫砺锋为标准。而莫砺锋能投在程千帆门下,用莫砺锋的话来讲,是“前生有缘”。
1966年,17岁的莫砺锋从苏州中学毕业,那时他的高考志愿表填的是清华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和数学力学系。然而,这张表格刚填好,大学之门忽然对他们那一代人关闭了。上山下乡的时代浪潮下,莫砺锋在太仓与泗县做了10年的插队知青,当1977年高考重新恢复时他27岁,重拾理科已经来不及,莫砺锋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工科梦。
“1977年,我考上了安徽大学的英语系。第二年为了把每个月的补贴由17块变成35块,我想到了考研究生,在查看了录取册子之后,我翻开了南京大学的招生简章,看到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考第二外语,我没学过第二外语就肯定就考不了了。但是再往下我看到古代文学,觉得考的科目我能对付,于是当场决定改志愿,一考就考上了,从此进入程门,成为程先生的研究生。”
进入“程门”之后,莫砺锋与老师程千帆在人生经历上的更多巧合,让他们相信果真“前生有缘”……
程千帆先生
原来,他们师生二人均是因为偶然因素走上了古典文学的研究之路。1928年,程千帆考入教会学校金陵大学,被化学系录取。
然而,到金陵大学报道时,他发现化学系的学费很贵,当时程先生家里非常穷,交不起昂贵的学费。程先生看到中文系的学费很便宜,就和负责招生的人商量改读了中文系。
师徒情深
“此为我和程先生的第一层缘分,说起第二层缘分,就有点苦涩了。”
莫砺锋在农村插队,当过10年的农民。1957年,程千帆在武汉被划为“右派”,至1975年平反,他在农村做过18年的农民。“程老晚年时,有次我们在一起,他看到一片草地就说,这片草地够50头牛吃一天,我说差不多,差不多,我们都是内行……”
“我这人后来以古典诗歌研究作为终身职业,还是有一个内在的原因。就是当我在农村当知青过那种苦闷,而又看不到前途的生活时。是古典诗歌给了我营养,给了我灵魂上的滋润,使我坚信人生是会变化的,古代诗人坚毅的人生精神渗透在作品中间,应该说是我的一个人生导师。”
给中国人的唐诗课
除了在“百家讲坛”的诗歌讲座以外,《莫砺锋讲唐诗课》是莫砺锋教授面向大众讲授古典诗词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不是一部纯学术性著作,而是由若干主题组成的一本读诗札记。
四十课,基本涵盖唐朝重要的诗歌和诗人,“名篇细读”“诗人评说”“名篇小札”“问题探索”……这本书中,每篇主题下都罗列三五首诗词,然后便是由这些诗词所生发出的意绪,以及对往事的回忆。通过莫老师的解读,古典诗歌仿佛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
“这本书中,我在讲述每一位诗人每一部作品的时候,所要传达的,可以说都是我所体悟到的诗歌中的一种生命,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力量。”莫砺锋认为,阅读中国古典诗歌,既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也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
唐诗不仅是诗歌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峰,亦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献礼。本书的目的并非对诗人、诗歌作一般性的概论,而是以专题的方式抽绎由初唐到晚唐诗歌的许多面向,除了厘清传统文学史中对部分诗作的误读与偏见,更引领大家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诸位著名诗人。
本书聚焦了唐朝最伟大的诗人: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最伟大的诗作:《春江花月夜》《秋兴八首》《独不见》《燕歌行》《琵琶行》《锦瑟》;探讨了包括: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诗歌的特点、杜甫诗歌的意向、生死相隔的唱酬诗等主题。
莫老师说他读过存世的所有唐诗,面对爱好古典诗词的大众,面对犹如大山般气象万千的唐诗,他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
也的确如此,莫老师在“唐诗课”这本书中旁征博引了400余首诗词相互参照,经常援引中外学说深化论点,涵盖了诗作创作时空背景的梳理、诗人性格与生活背景的寻索,以及对诗作意涵、主题等的不断抽丝剥茧、层层探掘。
古典诗歌并没有随着时代而远去,它依然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鲜活地存在于当今的时代脉搏中,存在于我们脚下的每片土地里,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金圣叹说过,“诗非异物,只是人人心头舌尖所万不获已,必欲说出之一句说话耳。”
诗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它是每个人心里都有,是每个人都想说出来的那句话。
“唐诗宋词最核心的秘密,在于它写的都是我们一般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它能让所有使用汉语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中找到情感的共鸣。”莫砺锋说。
诗,它自始的存在方式并非在文学中,所以它也并不仅仅具有审美价值。很多时候,诗是超越文学的,它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
无论唐诗,抑或宋词。那些一流诗人的作品里,总有一种能引导我们向上的力量。苏东坡是莫砺锋最喜欢的诗人之一,在苏轼的作品中,莫砺锋找到了于逆境中抱紧风雨仍不屈服的铮铮铁骨。
“苏东坡的一生是风雨人生,他一生流放三次。在金山寺,有人拿出他的一幅肖像画,请他在上面题诗,苏东坡题了一首六言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流放的地方,正好跟我插队的经历有些相似,都是在流放,苏轼在这三个地方写的一些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
中国古代对文学的评价往往是“人文并重”的,“那些流传千古的作品,基本上是出自一流人品的诗人之手,在这些作品中,他们都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内心和盘托出。”
“读古人的作品就能听到他们的心声,也能得到一种教育作用。这个教育作用跟政治思想课上的生硬灌输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通过审美感动,悄悄地浸入你心扉的一个过程。就像杜甫曾描写过的成都雨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文艺君荐书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 ↓
《莫砺锋讲唐诗课》
莫砺锋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或许你会喜欢
《御伽草纸》:日本的童话里,竟有着如此铭心刻骨的慈悲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听古典音乐?
在书籍的大树上奋力爬行 | 好书同盟第34期
江苏文艺5月新书推荐
《罪岸·彼岸花》| 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只有花知晓
文 | 唐婧
图 | 来自于网络
美编 | 吕新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文艺小店
爱我请给我好看!